残骸已废自知休,少不愁穷老岂愁。
坎止流行聊尔耳,一身随世作虚舟。
【注释】
解嘲十绝: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解嘲》十首诗。浩西堂:唐玄宗时宰相李适之,曾官御史大夫、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渤海郡公。后被赐死于家。
【赏析】
这首诗是借“解嘲”诗中的一句:“坎止流行,聊尔耳。”来讽刺自己的处境的。前两句说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做官了,所以也就不愁穷了;后两句说自己一生都随遇而安,就像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超脱。
残骸已废自知休,少不愁穷老岂愁。
坎止流行聊尔耳,一身随世作虚舟。
【注释】
解嘲十绝: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解嘲》十首诗。浩西堂:唐玄宗时宰相李适之,曾官御史大夫、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渤海郡公。后被赐死于家。
【赏析】
这首诗是借“解嘲”诗中的一句:“坎止流行,聊尔耳。”来讽刺自己的处境的。前两句说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做官了,所以也就不愁穷了;后两句说自己一生都随遇而安,就像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超脱。
西湖的寺庙有三百六个,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逐句释义如下: - 游西湖:游览西湖风景名胜。 -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 招提:佛教建筑。 - 佳处
我们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第一句: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 其六 - 浩西堂:一个可能的地点或场所。 - 见和因再用韵:与某人见面并共同吟诗作对。 - 其六:这是第六首诗,可能是作者自创或他人所作。 第二句: 行尽天涯西复东 - 行尽天涯:行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 西复东:从西方走到东方,这里暗示了人生或旅程的循环往复。 第三句: 大家闲作卧云翁 - 大家:指所有人。 - 闲作卧云翁
诗句原文: 笑杀人来断杀肠,可怜赢得鬓成霜。人情易变乃如此,祇有江山不改常。 注释解释: - “笑杀人来”:此句表达了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感,笑可能是一种无奈或自嘲的表达方式,但在这里显然是夸张的修辞,用以传达极度的悲哀和痛苦。“笑杀人”意味着笑得声音大到足以伤害自己,反映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 “断杀肠”:这里使用了“断杀”一词,表示情感的强烈程度,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极端悲伤
【注释】 浩西堂:地名,唐李德裕有浩西堂。见《新唐书·李德裕传》。 老景人情一羽轻: 指人生易老,世情如浮云。 绊身何用尚浮名: 指何必为名利而困身。 备尝世事灰心久: 指饱经世变,已灰心失望。 更问侬当作么生: 指你该怎么样生活下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生历尽宦海风波,屡遭贬谪。这首词是作者在被贬后所作。上阕写自己不为名利所累的心境。下阕则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注释】 道:这里指的是治国之道。方:当。险:指乱世。拟如何?怎么能够?疏:疏远,不亲近。愚:愚昧无知。我:诗人自称。多:很多,指很多人。否:指黑暗。泰:指光明。去:离去,离开。来:到来。终可待:最后是有可能的。尚须客里访蹉跎:还要在官场中虚度光阴。蹉跎,失意、消磨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朋友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一
注释: 四壁:四面墙壁。萧条:冷落、寂寞。闲居:闲静的生活。老子:指作者自己,以老子自比。故鱼:指过去的自己。大抵人生只如此:大致的人生就是这样。只消如此看何如:只需要这样去看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的闲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萧条四壁是闲居”,描绘出一幅寂静冷清的画面,四壁上只有空旷和寂寞,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注释】 浩西堂:作者住所。镜中老色:指鬓发已白。侵寻:逐渐显现。江湖万里:喻远隔千里之外,比喻世事变迁。 【赏析】 《镜中白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以“镜”为线索,通过白发、江水、青山、白云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和人生之忧。 首句“镜中老色日侵寻”,诗人用“镜中老色”来形容自己的容颜,表达出岁月不饶人的感觉。同时,“侵寻”一词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年华的逝去。 次句“更有江湖万里心”
注释: 沙边的鸥鸟和鹭鸶,每天亲密无间,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渐渐老去,失去了往日的青春。我深知世间的种种巧诈,但唯有诗歌能让我找回那份天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的深深感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沙边鸥鹭日相亲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年华老去之叹。而后两句则通过百巧知是妄,独援诗笔得天真的表达来抒发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
注释:不要因为住在这里而与名声疏远,不可把肘后的书随便抛弃。 昼短夜长须强学,青春不再汝知乎。 译文:别只顾着享受舒适的生活,要抓紧学习,因为时间有限,青春不再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和对青春的珍惜。"昼短夜长须强学,青春不再汝知乎"的意思是说,虽然白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夜晚的时间很长,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这是一首劝勉人们珍惜时间
注释:小园里清扫干净了莓苔,就像个个都像济世之财一样。 丘壑同盟已经结成,不要谈论休咎之事,也不要动寒灰。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飞花满眼句纵横 - 描述的是江边飞花满天,视线中飞舞的花瓣与纵横交错的景象。 2. 江上闲吟立又行 - 诗人在江边漫步,时而驻足吟咏,时而继续前行。这里的“闲吟”可能是指诗人在欣赏风景时的悠闲自得。 3. 正是如今江上好 - 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江上风光的喜爱和赞赏。 4. 薰风尽日语流莺 - 描述了微风拂过,吹动着岸边的柳树和莺鸟的歌声。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吹拂
注释 城西野行 其二: 细草疏花自在春,悠悠烟水似天津。 垂杨一径深深去,白鸟双飞不避人。 译文 在城南的郊外小路上漫步,我看见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细细的绿草和稀疏的鲜花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生长, 远处的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带子, 仿佛是通往春天天津的一条道路。 路旁的垂杨柳枝条低垂,长长的影子映在小路上, 我沿着这深深的杨柳小道慢慢前行,
【注释】 城西:城边。野行:野外旅行。 淑景:美好的景色。 晓烟清露:早晨的烟雾和清凉的露水。 暗相和(hé):暗暗地相互配合。 催:催促。 新亭: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赏的七律,诗中赞美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并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三月西城淑景多”,点明了出游的时间是三月的一天,地点是在西边的城边。诗人用“淑”字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诗句释义: 1. 世缘自觉逐时轻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受。"自觉逐时轻"意味着诗人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总是容易被时代的趋势所左右,显得相对轻浮。 2. 可要王侯知姓名 - 这一句反映了对名利的追求。"可要王侯知姓名"意味着希望被人知晓,获得名誉和尊重。这里的"王侯"象征着高位和权力,表明诗人渴望得到认可和荣耀。 3. 未合白头今已白 - 这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在江湖中放浪不羁,还没有安定的住所。处世与追逐游鱼一样。只希望一生中都能如此自由自在,即使时世清明,也不关心自己的命运如何。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官场失意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诗人以逐队鱼比喻自己身处江湖之中,放浪不羁,没有安定的住所。而“但愿”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世清明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关注
【解析】 “解嘲”即“自嘲”。诗题中的“堂”,是诗人的住所。此诗为《解嘲》组诗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留滞谁知此日心”意思是:不知何时能解脱滞留之情?“万事转头如堕甑”,意思是:人生万事皆如坠甑(瓦罐),转瞬之间已物是人非。末句“忘怀未得是微吟”,“微吟”即吟,是诗人自谦之词。全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无奈。 【答案】 可堪时序苦侵寻,留滞谁知此日心。 万事转头如堕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