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方时险拟如何,今古疏愚似我多。
否去泰来终可待,尚须客里访蹉跎。

【注释】

道:这里指的是治国之道。方:当。险:指乱世。拟如何?怎么能够?疏:疏远,不亲近。愚:愚昧无知。我:诗人自称。多:很多,指很多人。否:指黑暗。泰:指光明。去:离去,离开。来:到来。终可待:最后是有可能的。尚须客里访蹉跎:还要在官场中虚度光阴。蹉跎,失意、消磨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朋友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一、二句“道方时险拟如何,今古疏愚似我多”是全诗的主题句。诗人首先指出了当今社会的政治现状是危机四伏的,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被疏于重视。这里的“道”是指治国之道,“方”表示现在;而“时”则指当时的社会情况;“艰”、“难”都是表示困难的意思;“险”则是形容乱世。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这两句诗还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和角色的思考。诗人认为,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被忽视或者遗忘。因此,他在诗中提到了自己与历史上许多人相似的遭遇,表达了对于这种命运的不满和无奈。

三、四句“否去泰来终可待,尚须客里访蹉跎”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在这里,诗人用“否去泰来”来比喻国家的衰落和复兴的过程,暗示了未来的可能性。他认为,虽然现在国家面临着困境,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信念,等待时机的到来,最终是可以实现国家复兴的。同时,他也提醒朋友,尽管他现在在官场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不应该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是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的“客里访蹉跎”是指他在官场中虚度光阴,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