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昙密
【注释】 百八:梵语“百八”的音译,指一百零八个。摩尼:佛教用语,意译为“空”,即无。颗颗圆:指珠子是圆的。辽天:即天上。鼻孔:佛经中称鼻孔为“天门”,故以“鼻孔”代指佛之鼻。一时穿:即同时穿过。恒河沙数:佛教用语,意译为“如恒河沙”,表示极多。菩萨:佛教用语,意译为“菩提萨埵”(“萨”为“有德”,“埵”为“众生”),意译为“大慈大悲”。日日:每日、每天。呼来:召唤。跳一圈:指念经或修行。
【注释】 偈颂:一种佛教经文的唱诵形式,用韵语来表达某种意义或哲理。五祖:禅宗五位祖师之一为弘忍,弘忍有弟子慧能,慧能又传法给其他弟子,所以称五祖。指注:指代经典。忘:记不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佛教中的一种宗教文学形式,用以宣扬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这种文学形式通常以四言或七言的韵律形式出现,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作者对佛理的理解或对修行的心得体会。 在这首诗中
【注释】 连绵雨不晴,谷子多损失。——连日的暴雨使庄稼无法生长。 二麦未入泥,忧心常惕惕。——小麦还没有成熟便被暴雨淹没,农民担心收成不好。 来岁不饥荒,未敢相委悉。——如果明年没有灾害,农民也不敢懈怠。 启告梵天帝释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头出。——向佛祖祈请,希望天气转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作者借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与同情。首句“连绵雨不晴”
【赏析】 此诗描绘春日山居景色,抒发归隐情怀。首句“春日晴”,点明时令,春光明媚。次句“黄莺鸣”,写春景,黄莺啼声悦耳动听。第三句“更听断崖流水声”,是说在静谧的山林中,听到那如丝的溪水声,使人感到格外的惬意。 “青山叠翠,款步作程”,这是描写诗人漫步山水间的情形:青翠的山峦重重叠叠,绿树葱茏,他信步而行,好像已经走完了一段路程。 最后两句“归来烟岛有谁争”,是说归来以后
【注释】: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顺序为金、木、水、火、土。 拾得语寒山,丰干骑老虎。 拾得是唐代的和尚,丰干则是他的弟子。这里指他们的对话。 报君知,莫莽卤。 告诉君王,不要轻率行事。 从来保福四谩人,不似禾山解打鼓。 从来那些能够保福的人,都不懂得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就像农夫在田里耕种一样,他不需要懂得打鼓来指挥整个田间工作。 【赏析】: 这首诗是《偈颂十首》中的一首
百八摩尼颗颗圆,辽天鼻孔一时穿。 恒河沙数佛菩萨,日日呼来跳一圈。
释昙密是宋代诗人。 释昙密(1216年~1880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曾游历名山大川,与众多高僧交往,并留下了大量的诗作。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具体探讨他的生活、诗歌作品及其历史影响: 1. 生平简介 - 家庭背景:释昙密的出身较为平凡,他出生于天台(今属浙江)。在十二岁离家,随师福道荣学习。 - 教育经历:十六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