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
凯歌 - 为壑相寿:为山岳增寿。 双阁护仙境,万壑渺清秋。 - 台躔:台星,指北斗七星。光动银汉,神秀孕公侯。 - 胸次:指胸襟、抱负。千崖灏气:形容气势磅礴,如千山万壑的气势。 - 笔底三江流水:形容文笔流畅,如江河之水。 - 姓字桂香浮:指名字如同桂花一样芬芳,寓意美好。 十载洞庭月,今喜照扬州。 - 捧丹诏:接受皇帝的诏书。升紫殿:登上皇帝的殿堂。 建碧油:建造华丽的宫殿。胡儿深避沙漠
诗句解读与分析: 将谓长淮已荡平,岂知什堑又颠坑。 - [解析] 这句话表达的是贾枢使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长淮已荡平”指的是之前淮河之战已经取得胜利,“岂知什堑又颠坑”意味着贾枢使没想到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激烈。 - [翻译] 本以为淮河之战已经结束,却不知后续的战斗更加艰难。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表达了诗人对贾枢使英勇战斗的同时对其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
【释义】 自古以来,勋功的大名就铭刻在鼎彝上,到老的时候才想到写什么文章。腐儒尚可为军马司,试着为平淮第二碑作序。 【译文】 自古以来,功勋的名字就被镌刻在了鼎彝之上,而到了老了的时候才想到要写些什么文章。腐儒尚且可以担任军马司之类的职务,试作一篇平淮第二碑的序文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时写给贾枢使的。诗的首句点明了题意——自古以来就有“勋名”,即功勋的事迹被镌刻在了鼎彝上
诗句: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译文:清野之后田野上没有留下任何的草木,军队在边塞之下却没有任何目的和需求。 关键词注释:清野 - 清除农田,减少敌人粮食来源。暴师 - 指军队远征或战斗状态。塞下 - 边境地区或要塞附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的同情。首句“清野都无寸草留”描绘了战争后荒凉的景象,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注释】: 羽檄联翩趣募兵:羽檄,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竹简或木牌。羽檄联翩,意思是紧急征兵令接连不断地发出。趣:通“促”,催促。募兵:征集兵士,即招募士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单枪匹马地用一把刀去追求功名。指不依靠他人,自己奋斗。觅:追求,寻找。功名:指名利、地位。健儿:勇士。趋淮阃:奔向淮河以北地区,泛指奔赴前线。相看若父兄:互相看待如同亲人一般,形容彼此间关系亲密。 【赏析】:
【注释】 凯歌:凯旋之歌。贾枢使:贾充,字公闾,晋武帝时任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兼冀州刺史,镇守邺城。武骑:指魏军。谢傅:指东晋谢安(字安石)。武骑散群:指东晋谢安率领的北方军队溃败而逃。望洋退:望洋河在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河水向西流人渤海。佛狸:拓跋焘,即北魏太武帝。忍渴饮溲(piǎo):忍受口渴,喝下尿。 【赏析】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是西晋诗人潘岳创作的一首七言诗组,共十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仔细审题,把握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诗歌的注释、关键词和诗句的意思来进行分析。“活俘万户虏无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活捉了敌人一万户首领,敌人已经没有首领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战斗中俘获敌酋。“拔寨宵奔黑祲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敌军溃逃而我军却乘胜追击,把敌军全部歼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敌军逃跑,而我军追袭,将敌军全部击败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君亲一念与天通,麾下人人可即戎。 岂敢全躯顾妻子,相公将母在军中。 注解: 君亲一念与天通:君王和亲人的一念(心思),就能与上天相通。 麾下:部下。麾:古代用羽毛做的指挥器,这里指代军队。 人可即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战士,准备上战场。 岂敢:怎么敢。全躯:保全身体,指不顾自己的安危。 顾妻子:照顾家人。 相公: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宰相。 将母:把母亲托付给他人。 赏析:
【注释】 残党:残余的反动势力。游魂:指逃散在外的起义军余部。穹庐:指蒙古贵族居住的毡帐。肃清执至龙颜喜:意思是说,我奉命去肃清反动势力,皇帝高兴了。龙颜:代称皇帝。又奏淮西有捷书:表示在淮西地区取得了胜利。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残余的反动势力已经被消灭殆尽,逃散在外的起义军余部也已经返回了家乡。皇帝听说这一消息很高兴。又报告说淮西地区取得了胜利
诗句: 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 译文: 东南建立的国家只有王谢家族,西北筹备边防只依靠范韩。 注释: 王谢家族:指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王导和谢安两家族,因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国家在军事策略上的分化,强调了北方边防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东南和西北的军事力量,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