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埴
【注释】 李仲玉:名不详,字仲玉,唐人,有诗名。寓所:住处。 晡(bū):黄昏,傍晚。 圭窦:圭形的窗洞,这里指门户。 石炉:石质的香炉。 徂(cú):往也,去也。 四邻(lí ):四周的邻居。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开门见山,以“门关”与“鸟雀远相呼”两幅画景,点出时已入冬,诗人闭门静思的心境;颔联写室内之景:“星宿生圭窦,春风在石炉。”用“星宿”暗含“心”
《梅溪徙居吾乡北山下其一》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下面对其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 原文 : 乾坤如此我,牢落百深杯。腰有难相折,头无可以抬。南村元亮往,西瀼少陵来。书了深衣带,千金末矣哉。 - 译文 : 天地如此广阔,我却像一只空杯子,感到孤独无助。腰间的束缚难以解脱,头上的天空无法仰望。向南村元亮的足迹追寻,向西瀼少陵的到来致敬。书写着深衣的腰带,千金已不再珍贵。 - 赏析 :
过玉山庄居 樵路交行石,人家半住云。 向来披野服,曾到醉山樽。 虎迹沿坡见,鸡啼隔树闻。 白头离乱日,只认是桃源。 注释: 1. 樵路交行石: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2. 人家半住云:形容山村景色如画,宛如仙境。 3. 向来披野服:指自己曾经穿着朴素的衣服,与大自然为伴。 4. 曾到醉山樽:指曾经在山上饮酒作乐,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5. 虎迹沿坡见:指在山上发现了老虎的痕迹,增添了探险的刺激感。 6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理解诗意,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写自己与友人分别,抒发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首联“仆仆淮头路,一年西复东”是说在淮河边上奔波劳顿的路途上,一年又一年地向西又向东地奔波;颔联“春风前赤壁,冬日下青峰”是说春风里站在赤壁前,冬日下站在青峰下;颈联“括揭叫天曙
江涨和韵 浦溆蛟龙穴,波澜风雨声。 天如粘梦泽,江似覆湓城。 此地居三孝,何人汩五行。 囊中无白璧,不得用吾情。 注释: 1. 浦溆(pǔ xù): 地名,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有浦溆口。蛟龙穴:比喻深水或险要之处。 2. 波澜风雨声:形容江水的波涛汹涌,声音如同风雨般激烈。 3. 天如粘梦泽:形容天空好像粘在了梦里一样,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4. 江似覆湓城:形容江河仿佛覆盖了湓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苦雨过玄妙池观莲 苦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 玄妙池:一个具体的地点名称。 观莲:在玄妙池观赏莲花。 2. 门外似攻蠹 攻蠹:攻击蛀食木材的虫。这里用来形容大雨对植物的伤害。 3. 几间如绝机 绝机:断绝机会,引申为失去生机、枯萎。 4. 飙车何处去 飙车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南康(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康区)的所见所感。 首句“南康”点明了诗人的地点。南康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彭泽县的县城。 第二句“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描绘了彭泽县周围水域和庐山的景色。"鳞鳞"形容水波荡漾,"漠漠"则形容烟雾缭绕。 第三句“朝昏鱼作市,伏腊蚌为田。”描述了当地渔民的生活。"朝昏"指早晚,"鱼作市"指的是渔民在早晚时分摆摊售卖鱼货,"伏腊"指的是冬季的腊月
【注释】 夜枕:指诗人夜晚难以入眠,辗转反侧。陈榻下、庾楼前:指诗题所指的两座楼台。 叠叠鸣檛落,翻翻警枕眠:意思是说,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于是便听到屋檐上风铃的声音,看到枕头被风吹动的样子。 祇:只。欹(yī)待旦:指诗人只能依靠歪斜的枕头等待天明。 何有梦飞天:意思是说,诗人无法入眠,所以只能在梦中梦见自己飞翔。 此意谁能解:意思是说,这种心情和想法,谁能理解呢? 如流二十年:意思是说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再用还答得淳:这里的“再用”可能指的是某种重复或继续的动作,而“还答得淳”则可能是在回应或讨论某个话题,且这个对话似乎相当和谐,因为使用了“淳”,通常代表纯正、质朴的意味。 2. 白头复何事,又是岁寒来:这里的“白头”可能指的是年老,但也可能是指白发;“复何事”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或原因;“岁寒来”则是指岁月的变迁或季节的更替
【注释】 解舟下石匮:解开船缆,让小船驶向石匮。 枫兰行楚水,标柱压蛮烟:行走在枫兰茂盛的江南水乡,高高的石柱直插云天,遮蔽了远方的蛮烟。 香火崇双庙:两座庙宇香烟缭绕,供人烧香拜佛。 茅茨入半川:茅屋掩映于江水两岸之间。 故人及涯返:老朋友已到岸边,将要返回了。 去路与天连:归程的道路一直通达天际。 鹿鹿皆前分:每走一步,前面都是新的景色。 悠悠又一年: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个年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