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勉
注释: 南还:从北方返回。六月:指农历五月,端午节。别都城:离别京城洛阳。独阻:独自一人。 临溪:靠近溪边。 卷地:席卷大地。朔风:北风。急雨:暴雨。 绿杨:绿叶的杨柳。何处有啼莺:哪里还有鸣叫的黄莺在树上栖息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洛阳所作。当时他正在为安禄山叛军攻陷洛阳,自己被迫离开朝廷而感到庆幸。因此当听到黄恒修被赦免,要归乡祭扫的消息时,心情十分激动
注释:我乘坐的轿子已经回到家乡,一身轻松。在旅途中遇到的人,都不是我原来的熟人。千里之外寻找你,现在却看不到你,满腹心事,向谁倾诉啊 赏析:此诗写诗人归乡后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悬舆”即指作者乘舟归来;第二句“闲身”,是说诗人久离家乡,归家后身心俱疲,无所事事。“到处相逢非故人”,意思是说,自己到处遇到的都是陌生人,不是过去的旧相识了。三、四两句,进一步说明这种感受
南行谁喜说南风,独棹扁舟逆浪中。 夜宿广陵逢北客,几人相语此心同。 注释翻译: - 南行谁喜说南风: 在南方旅行时,谁喜欢谈论南方的风?这里的“南风”可能象征着南方的风气或是个人的情感状态。 - 独棹扁舟逆浪中: 独自驾驶小舟,在波涛中逆流而上。这里的“扁舟”和“逆浪”都描绘了一幅孤独且艰难前行的景象。 - 夜宿广陵逢北客: 在夜晚到达广陵,遇到了北方来的客人。广陵是古地名
注释:昨晚蓟门下起了大雨,潞州江上早晨的波浪让人震惊。我自认为我是一只空船,可以独自远航;而那些商船重载货物却不能航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黄恒回乡祭扫时所作。首句写夜雨如注,第二句写晨潮惊浪,都极言其势之盛。诗的后两句以“虚舟”“重载”作比,说明自己与友人不同,所以能够乘风破浪,而友人却只能随波逐流,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注释】 五首:指《送黄恒修还乡祭扫五首》的五首诗。九重天:皇宫的多层台阶,这里借指皇帝。乱扑金瓜玉陛前:形容皇帝震怒的样子。归到乡闾亲故问:回到了家乡亲人朋友间询问你。幸留残喘不须怜:庆幸自己还能喘息,不必怜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回乡祭扫,并表达对友人回家能免遭灾祸的祝愿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首句起笔不凡:“封章激怒九重天
【注释】 帆:代指黄恒修。青原:地名,在江西省。先茔:祖坟。因君:因为您。遥忆:远思。南天:指天空,这里指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首句“帆转青原是故乡”,点出了离别的地方是故乡,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引出下文。青原,即江西吉州永新县境内的青原山,为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故里。 次句“顿令桑梓有辉光”是说,因为您的离去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万里云开天欲曙,紫陌鸣珂早朝去。 “万里云开”意味着天气晴朗,天空被云朵完全遮蔽的景象逐渐消散,预示着黎明的到来。“紫陌鸣珂”则描绘了京城道路上的繁华景象,紫色的道路两旁点缀着车辆和行人的声音(鸣珂),这反映了京城早晨繁忙的交通和活跃的气氛。 2. 觉来窗外雷电惊,卷地朔风雨如注。 “觉来”指的是从梦中醒来时的情景。这里描述的是梦境中感受到的自然现象——雷声和电光
【注释】 ①枣园:枣木做成的园林。②“未热”,指还没有成熟。③“偷摘去”:指偷偷地摘取枣子。④此中:此处。⑤从人往来:指行人来往。⑥莫敢取:不敢取。 【赏析】 《路傍枣树》,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大意为:枣园本是人家的园林,但因为枣还没熟透,便有人来偷取。而枣树就在路边,行人过往也不敢去摘取。 诗前四句写枣树在路边,路人却不敢去摘取,是因为枣树旁边就是人家的园林,如果摘了,就犯了偷窃罪
【注释】 ①枫宸(chén):指唐明皇的行宫。②淳风:淳厚的风俗。③车书:泛指国家和民族。④还淳:回归纯正质朴。⑤归一统:指四海之内统一,天下太平。⑥淳风:淳厚朴实的风气。⑦淳:纯朴。⑧还淳:回归纯正质朴。⑨还淳:回归纯正质朴。⑩淳风:淳朴的风俗。11淳:纯朴。12还淳:回归纯正质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的诗作。李隆基是唐代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昔从多士侍朝廷,尝对龙颜展寸诚”意思是说当年跟随众多贤才侍奉皇帝,曾经面对皇上展示自己的一片忠诚。“今日共来供祭祀,独瞻松柏不胜情”意思是今天一起来这里参加祭祀,我独自看着松柏,不禁感慨万分。此诗首联写诗人当年侍奉皇帝的忠心;颔联写诗人在祭祀中怀念先皇;颈联写自己与众臣一道祭拜;尾联表达诗人对先皇的敬爱之情。 【答案】 十四日晚至陵下,昔从多士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