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旭
明僧。 苏州府吴县人,字素华。 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 晚称藕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 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 年十七,阅袾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不攻佛。 二十四岁,慕曹溪德清,苦路远不能往从,乃依其弟子雪岭出家,入径山参修。 后见正法衰替,戒律不明,决意弘律。 曾遍阅律藏三次,讲说大小乘律藏并作疏释。 继迁九华,探究天台、贤首、慈恩之教。 晚居灵峰,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
明代智旭《警众友》释义
【注释】 翘首:抬头仰望。菩提:佛祖的名号,这里代指佛法。几陌阡:指道路。应怜:应该同情。小证后:指在小处修行的人。重忆:重新回忆。月指谢缘影,镜像明媸奸:月影指向了影子,影子映照出的是美是丑。谢缘影,谢指月亮的倒影,缘指影子。镜像明媸奸,镜中的影像分清美丑,影子则不分善恶。自惭说法鸟:惭愧地像一只说话的鸟。诫尔莫生天:告诫你们不要飞到天空中去。 赏析: 这首诗写僧人对在尘世间修行的众生的劝诫。
警众友
翘首菩提路,悠悠几陌阡。 应怜小证后,重忆大通前。 月指谢缘影,镜像明媸奸。 自惭说法鸟,诫尔莫生天。
素华,原名智旭,明代诗人
明僧。 苏州府吴县人,字素华。 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 晚称藕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 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 年十七,阅袾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不攻佛。 二十四岁,慕曹溪德清,苦路远不能往从,乃依其弟子雪岭出家,入径山参修。 后见正法衰替,戒律不明,决意弘律。 曾遍阅律藏三次,讲说大小乘律藏并作疏释。 继迁九华,探究天台、贤首、慈恩之教。 晚居灵峰,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
智旭
明僧。 苏州府吴县人,字素华。 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 晚称藕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 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 年十七,阅袾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不攻佛。 二十四岁,慕曹溪德清,苦路远不能往从,乃依其弟子雪岭出家,入径山参修。 后见正法衰替,戒律不明,决意弘律。 曾遍阅律藏三次,讲说大小乘律藏并作疏释。 继迁九华,探究天台、贤首、慈恩之教。 晚居灵峰,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