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迪光
《大堤曲》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恋人未能如期相遇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与无奈。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大堤曲》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恋人离别的画面。首二句勾勒出大堤的美丽景象,而“佳期大堤下”则透露出期待中的相聚。然而,第三、四句直接切入主题,描述了恋人未能如约而至的遗憾与失落。第五、六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不仅是不见对方
【注释】 雪堂咏怀二首:这是李白的《古风》组诗之一。雪堂,指唐代李邕的雪堂,位于长安城东北的少陵(今陕西西安市南),为唐代名士、诗人所聚之地。《雪堂咏怀》即以雪堂为背景,抒发感慨。 其二:第二首。 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以直谏著称,曾三次上书秦王求救兵击燕国,被奏王囚禁。后来他逃到海上,表示不愿做秦的臣下,并自刎而死。 子牟:战国时齐国人,曾与田单联合攻赵救国,后归齐。 出处道自合
金仙栖石龛,珠宫结灵樾。 黄叶樵路深,绿苔人履绝。 注释:金仙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栖居在石龛中;珠宫指的是佛塔,这里指代了佛教的寺庙;灵樾是树荫,这里用来比喻佛法无边,庇护众生。黄叶和绿苔分别代表了秋季和冬天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岩花见空色,山云悟生灭。 注释:岩花指的是岩石上生长的花,这里用来比喻修行者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空色和生灭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无我和无常观念。
西湖竹枝词 杏子长裙拖石榴,游春不觉四月忙。 只知今日好遨游,蚕人家中忙春耕。 注释:杏子(指杏花)长裙(指裙子),石榴(指石榴花),四月(指农历的四月份),游春(指游玩春天)、好遨游(意思是非常喜欢游玩)。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活动。首句写景,杏花盛开,长裙飘飘,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游玩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村鼓声若远若近,山间烟霭浓淡不一。 土质肥沃适宜耕种和开凿,人们安居乐业同时兼做商人和农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首句“村鼓若远若近”,通过听觉的描绘,展现了农村中晨钟暮鼓的声音。而第二句“山烟或淡或浓”,则通过视觉描写,展示了山林间的雾气变幻。接下来一句“土沃可耕可凿”,表达了对农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赞美,暗示了农耕活动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人安兼贾兼农”
胜游不惜屡,馀兴尚淋漓。 竹路青相借,花宫翠乱披。 酒阑留月住,曲半受风吹。 为问梁溪夜,何如吴苑时。
行吟不放盏,坐钓亦携书。 山鸟时调弄,阶莎勿剪除。 习眠如湿柳,避客似惊鱼。 游冶非吾意,春光任尔舒。
水容开皎镜,汛渚惬新秋。 红树能迎客,青衣学驾舟。 药阑天露洗,涧道夜珠流。 自笑如拳石,难言五岳游。
广圃深潴壑,骈房曲贮山。 堤长留竹捍,牖每惜花关。 月暗厖先睡,林昏鹤便还。 名流真尔辈,杖履欲追攀。
振策春申涧,松门吼乱泉。 出云穿众壑,带雨下诸天。 蜡屐沾流进,絺衣避瀑悬。 濯缨情未已,洗耳欲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