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安
注释: 三径清风绝点尘 —— 在三径之中,清风绝尘,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一枝潇洒倍宜人 —— 一枝翠绿的竹子,潇洒自在,更加令人喜爱。 渭川千亩徒为尔 —— 渭河两岸的万亩良田,白白浪费了,还不如你这样一枝竹子来得实在。 何似湘纨写更真 —— 湘竹的纹理清晰如丝,比这些农田更能写出真正的美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墨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昭君出塞图 汉宫别去冒胡沙,泪湿花颜鬓脚斜。 抱得琵琶归绝漠,相传此曲出中华。 注释: 1. 汉宫别去冒胡沙:汉宫是汉朝的皇宫,别去表示别离的意思,冒胡沙表示渡过沙漠。 2. 泪湿花颜鬓脚斜:泪水湿润了花朵般美丽的容颜,鬓脚指的是鬓角,斜表示倾斜。 3. 抱得琵琶归绝漠:抱着琵琶回到了远离沙漠的地方。 4. 相传此曲出中华:这首曲子据说是从中国传出来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注释】 《感遇》是李白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写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触景生情,因思念友人而感到孤独寂寞的情景。全诗以“秋虫鸣”开头,由听觉入手,渲染气氛。次句“褰裳步微月”,写诗人独处庭院,步出凉风习习的庭门,踏上月光下的小径,表现出他那种孤寂、落寞的心情。三、四两句写诗人顾影自怜,怀念故人,表现了他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五、六两句写诗人对故人的无限思恋之深,但又无法实现,只能望山兴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游天池山》。 【译文】: 我早就有爱好山林的习性,不怕艰难困苦去攀登。 这座山峰特别秀丽,高耸入云直冲云端。 在深山中寻找感叹奇观的景色,向下俯瞰多么宽广。 和我们一起游玩的是六七位朋友,个个都是戴着儒帽的人。 山上的岚气翠色袭人衣袂上,风声泉鸣如潺潺溪水。 登顶处有块巨石,平铺开来像团团的球。 天成几处洼地,何需用斧锯凿开? 冬夏都有不枯竭的水,可以使人心情愉快。
注释: 1. 感遇二首:这是一首七言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所作。 2. 芳郊:指郊外。 3. 夕露沾衣:夕阳西下,露水沾湿了衣服。 4. 长风送归燕:秋风劲吹,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去。 5. 落叶辞故枝:落叶离开树枝,飘向远方。 6. 以兹:因此。 7. 物候: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如春夏秋冬、雨雪风霜等。 8. 恻然:悲伤的样子。 9. 矫首:抬头仰望。 10. 片云:一小块白云。 赏析:
门前江水绿如苔, 送尽行人日去来。 潮落潮生犹有信, 不知郎去几时回。 注释分析: 1. 门前江水绿如苔:描述家门前的江水颜色如同绿色苔藓般翠绿,暗示着宁静与和谐的乡村氛围。 2. 送尽行人日去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行人的过程中度过的日子不断循环,时间似乎停滞了。 3. 潮落潮生犹有信,不知郎去几时回:描绘了潮汐的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书信往来(可能指情书或信息)仍持续不断地传达着思念之情
【注释】 矫首:仰头。河汉:银河,指天空。暸然:明亮的样子。天气清:天气晴朗。露冷:秋露清凉。雍雍:鸿雁叫声。客盱郡:客居在盱县。簪组荣:指官职。惆怅:失意怅惘。摇心旌:动摇自己的心旌。 【赏析】 《秋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在夔州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联,首联描写了秋高气爽、月明星稀的夜晚景象,颔联写秋风萧瑟,梧叶飘零,鸿雁南飞
王事驱驰赋远游,太平桥下促行舟。 百壶美酒成酣宴,几树垂杨绾别愁。 风送楼船飞彩鹢,月明笳吹起轻鸥。 此行到处堪乘兴,楚水吴山豁远眸
二水交芳洲,群峰四望幽。 楼台参碧落,云物讶丹丘。 宛若登仙府,须从渡客舟。 往来应不倦,抚景重夷犹。
舟泊清溪浒,寒沙带浅流。 震雷翻峡口,急雨打船头。 欹枕难作寐,当杯不解愁。 须臾晴霁好,新月半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