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浙
引黄济汶水,譬彼借寇兵。 龙性不恒驯,况乃与之争。 百年罕成绩,闾殚吾山平。 忠宣缵禹绪,四载劳经营。 上流既南绝,猛势随东倾。 载下淇园竹,永奠宣房名。 蛟鼍徙窟穴,柔橹多欢声。 沈马不可再,寄言廑守成
文皇既定鼎,上国勤灌输。 汶流久湮绝,负载劳牛车。 戴村一以坝,分水开龙渠。 畚锸不再举,天府盈仓储。 谁建平成烈,共城宋尚书。 挽彼澶漫流,盈盈归尾闾。 至今会通河,俎豆分庭除。 白英获侑食,流庆及馀胥
辞家席未暖,望舒倏已圆。 初隐层峰外,俄挂高城巅。 徘徊丽绛阙,潋滟摇紫渊。 远望杳无极,忽觉在我前。 流辉照绮席,素波相澄鲜。 玉宇何凄清,孤鸿唳中天。 寒江抱平楚,离离含轻烟。 美人天一方,皓魄私自怜。 但恐佳辰迈,弦望自推迁。 胡为劳我心,愁对江枫眠
一水划为山,两湖东西汇。 漕渠贯其中,盈盈若衣带。 西湖渐成陆,东湖淼无届。 千顷碧琉璃,风云互变态。 中流一卷石,突起砥淜湃。 金镜浮芙容,银盘捧螺黛。 荒祠久零落,花幡皆破败。 鸡栅倚龟趺,燕泥凝佛背。 开尊面南浦,云水澹相对。 渔艇散复集,鸣榔出深濑。 蒲荇交乱流,帆樯绕天外。 涛惊山影摇,波漾日光碎。 恍如金焦间,疑在蓬壶内。 凭虚倏往还,已隔人天界。 浮云何时闲,胜游与居会。
衡门杜俗辖,时与参术亲。 三旬九梳发,不知昏与晨。 早来践繁霜,积霰纷成尘。 白日光惨澹,气色黯不伸。 始知玄律穷,黍谷无回春。 岁功忽云改,劳生犹艰辛。 四邻起寒杵,恻恻伤我神。 天地固有尽,年华安足云
营道寡高操,大音谢俗机。 谁云京洛尘,而能缁素衣。 前踪既云邈,后会安可希。 斗酒自斟酌,蟹螯秋正肥。 南陆有残暑,西山无留晖。 不知松际月,已挂花间扉。 杂坐忘磬折,绪谈闻芳菲。 君今赴河湟,戎马生郊畿。 红颜谁见赏,青云愿多违。 旧欢意未浃,新离泪仍挥。 余亦倦游者,因之歌式微
凛凛岁云暮,归鸿浩南征。 客心渺天末,役役哀吾生。 抚剑中夜起,碧宇何凄清。 霜气袭四野,素月流前楹。 寒灯黯欲灭,万籁阒无声。 欲奏思归引,泪与朱丝并。 调孤弦易绝,山鬼徘徊鸣。 浮生无期别,离恨何时平
新晴动花气,鸟啼漳水春。 出门见芳草,忽忆山中人。 种药斸云母,煮石炊松薪。 甲子谁能识,空山无四邻。
十年去国梦沧浪,夜夜钟声似上阳。 谩忆长安驱马伴,东华门外月如霜。
谢肇浙是一位明代博物学家和诗人,字在杭,福建长乐人。 谢肇浙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博物学研究者。他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丰富多彩,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谢肇浙的生平、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生平经历 - 早期生活:谢肇浙出生于明朝时期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其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