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肃公
吴肃公是明末清初江南遗民作家群中一位重要的学者、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他的生活与思想,以及其著作的文学价值,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肃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初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对吴肃公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名学者,吴肃公目睹了朱明王朝的覆灭,并在清军入关后选择了坚守民族气节。这一历史背景不仅塑造了他的个人命运和性格
清代吴肃公《湖北谒沈徵君》释义
【注释】 撰杖:手执长杖行走。 麻姑接槛:传说麻姑登上石门槛,手抚栏干。 脱粟:指粗劣的饭食。 雨过邻舂寂:雨水过后,邻居的舂声很沉寂。 潮回夜雨寒:潮水回流,夜来雨又冷。 草堂:草屋。 【赏析】 此诗为诗人谒见友人沈征君后所作。首二句写友人家景之阔绰、生活之清闲,三、四句写与友人共饮之乐、野人饮食之简朴,五、六句写雨歇之后,友人家的寂静和夜雨中的寒冷,最后两句写自己虽无多余之物可陈设
湖北谒沈徵君
撰杖水云宽,麻姑接槛看。 问奇他客酒,脱粟野人餐。 雨过邻舂寂,潮回夜雨寒。 草堂无长物,书卷得平安。
吴肃公
吴肃公是明末清初江南遗民作家群中一位重要的学者、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他的生活与思想,以及其著作的文学价值,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肃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初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对吴肃公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名学者,吴肃公目睹了朱明王朝的覆灭,并在清军入关后选择了坚守民族气节。这一历史背景不仅塑造了他的个人命运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