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履吉
清代诗人苏履吉,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是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爱好吟咏,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苏履吉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的《友竹山房诗草》七卷及补遗一卷,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艺术造诣。在治政方面,苏履吉主张严明法纪,倡导孝悌,提倡耕读并重,这些主张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
敦煌八景咏 其七 绣壤春耕
周围绣壤簇如茵,翠色平铺处处新。 南陌风和睛欲遍,西畴日暖绿初匀。 老农挟杖依田畔,稚子携锄立水滨。 但愿长官勤抚字,丰年屡抿乐吾民
敦煌八景咏 其八 沙岭晴鸣
沙州自古是名区,地似鸣传信不诬。 雷送余音听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如山积满高千尺,映日睛烘彻六隅。 巧夺天工赖人力,声来能使在斯须
次瓜州口,接王生章之来书,知登拔萃,志喜
佳音报我喜成名,始信文章有定评。 五试冠军推独步,一线选隽兆先声。 粗官自愧三年望,高第相期万里程。 衣钵真传谁见许,知君笔下本纵横
冬至夜,题瓜州口旅店壁上,怀汝阳令王青厓
昔年曾记此题诗,正值秋风报捷时。 七载我犹惭骥伏,一官君己慰乌私。 重寻旧句尘封壁,再续新吟月照帷。 最是师生联意气,何堪官辙各分驰
灵台八景 其一 别墅烟浓
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 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 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 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
题敦煌县署七年四至之堂
七年四至此名堂,坐对斯民信悚煌。 不改书生真面目,犹怀慈母旧心肠。 儿童渐忘春增长,父老相看岁健康。 愧我去来踪靡定,漫言五载报循良
创修《敦煌县志》
敦煌今昔不相侔,七十年来志未修。 疆域新分安哈界,人文旧向汉唐收。 两关要地推雄控,一邑名区纪胜游。 愧我风尘为俗吏,敢邀同学重搜求
余刻《送淑芳归里》诗,时敦煌有赵木匠,能刻行书,颇不失真。其妇能作墨拓。近又刻《敦煌留别》诸诗,其拓本仍出妇手。乞余书素箑,题以赐之
句爱香山老妪知,矧由纤手拓新诗。 狂呤自为分离赋,文采偏参刻镂宜。 此日留痕看鸿爪,当年索解到娥眉。 怜他工作愚夫妇,也识歌章重唱随
迄今八载,其妇以旧箑缴还,复索新箑,并迄书前诗。适淑芳重来,再回前韵,并书以赐之
似我浮云万里随,玉关重止喜齐眉。 贤愚未必钟情异,贵贱端看守分宜。 夜雨酣呤新得句,秋风珍惜旧题诗。 莫言官与民相隔,君实犹教妇女知
家计
读书仍恋旧生涯,儒素才分自一家。 有酒不妨呼客醉,无钱何必向人赊。 妻还知俭亲烧菜,子亦安贫学种瓜。 最是文章难定价,古来多少字笼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