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
扁舟初泛入泷船,隐约乘槎上汉年。 岸狭束成三级浪,山高分得一毫天。 扫开盘石那无酒,流出桃花恐有仙。 青史若能留姓字,直须来此钓溪烟
嶙峋峭壁武溪东,耸起昌文叠秀峰。 空谷流声浑管籥,断云出岫倚崆峒。 依稀玉韫含辉晓,烂熳花飞点翠融。 自是山灵开淑气,遥看拱璧郁青葱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 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庐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万尺。 社榜长题高士名,食堂每记云山迹。 我本开云此山住,偶为名利相萦误。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忧时魂梦忆归路,觉来疑在林中眠。 昨日亭前乌鹊喜,果得今朝尔来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尽说江南数千里。 自怜兄弟今五人,共萦儒素家尚贫。 虽然廪饩各不一
玄岩丽南溪,新泉发幽色。 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 窈窕去未穷,环回势难极。 玉池似无水,玄井昏不测。 仙户掩复开,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遗址,石径无留迹。 南眺苍梧云,北望洞庭客。 萧条风烟外,爽朗形神寂。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唐洛阳人,字浚之。 励志所学,不从科举,隐于嵩山。 宪宗元和九年,应著作郎征。 岁余,迁右补阙。 峭直敢谏,数上章忤旨。 穆宗长庆、敬宗宝历中,渤不顾患难,章疏论列,帝虽昏纵,亦为之感悟。 转给事中。 出为桂管观察使。 文宗大和中,拜太子宾客。 生卒年
唐洛阳人,字浚之。 励志所学,不从科举,隐于嵩山。 宪宗元和九年,应著作郎征。 岁余,迁右补阙。 峭直敢谏,数上章忤旨。 穆宗长庆、敬宗宝历中,渤不顾患难,章疏论列,帝虽昏纵,亦为之感悟。 转给事中。 出为桂管观察使。 文宗大和中,拜太子宾客。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