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益
【放浙鱼】 浙鱼随意放江干,东望扶桑到不难。 莫弄凤池蘋藻月,恐教长听玉声寒。 注释: 1、放浙鱼:即浙江渔夫在江面上随意地放养鱼苗。 2、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之地。 3、凤池:指皇宫中禁苑的池塘,泛指朝廷。 4、蘋藻月:浮萍和藻类植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写出了浙江一带渔民在长江放养鱼苗的情景。前两句写渔民把鱼卵撒进江里,任其自由生长
【注释】: 重将袷絮浣清澜,结网灯前仔细看 —— 意思是说,重新将衣襟上的补缀的絮衣洗干净。在灯前仔细地结网(织渔网)。 补缀敢辞针脚冷 —— 意思是说,我不敢推辞针线活做的很冷。 有人常是服无完 —— 意思是说,人们常常衣服不穿好就离开人世。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织女辛勤劳作的场景,通过写织女织网时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织女的勤劳与辛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生活的艰辛
恨别二首 恼怀最是木兰舟,率意乘风天际浮。 日暮江楼频极目,微茫斜倚赋离愁。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恼怀最是木兰舟,率意乘风天际浮。” 这句表达了诗人乘船远行时的心情,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更是离别的情感。"恼怀"意为心情烦闷,"木兰舟"可能是指一种装饰精美的船只,诗人乘此舟,任风自便地在天际漂流。 2. 译文:"恼怀最是木兰舟,率意乘风天际浮。"
击剑呼卢酒半醒,雕鞍斜跨剪长亭。 欲寻世路难穷趣,蒲海葱山一片清。 注释:在宴会上,我挥剑叫价,喝下半杯美酒后,酒意还未全消,就斜跨着雕鞍,剪断长长的亭子(驿站)。我想寻找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但却感到困难重重,难以找到出路。然而,眼前的蒲海和葱山却显得如此清晰而宁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宴会上饮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白莲盛开时,越女含羞出浴,难以自持。她穿着白色的衣裳,在曲桥栏杆旁徘徊。权且用团扇遮面,恐怕被他人看到她的横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出浴后的羞涩神态,以及她对于外界的担忧和不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对于外界的关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文惟高回郁林(今广东廉江)时所作。 首二句“郁林姻戚得逢君,积岁乡心此夕勤。”意思是说文惟高回到故乡郁林,与姻亲故友相逢,这真是难得的高兴事啊!诗人用“得逢”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而“积岁乡心此夕勤”,则表现了诗人自己长时间地思念家乡、盼望重逢的心情。 第三句“泪饮离杯藏烛跋,茑萝萦月白纷纷。”诗人用“泪饮”、“藏烛跋”等词语,描绘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注释】: ①文惟高归郁林:文惟高,人名。郁林,郡名,今广西玉林一带,当时属广东道,故称广东道。②鱼雁:古时用以指书信,此处泛指朋友间往来的书信。③梧江:指梧州江,又称西江。④桂岭:指桂岭山。⑤秋风利:秋风强劲有力,意喻秋风吹拂。⑥寄数声:寄去几封书信。⑦赏析:诗人在送别友人文惟高时,既表现了对文惟高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首句写诗人为送别文惟高而挥笔题诗
【注释】: 关河饯送且停骖,西北云深鹤唳南。欲采芳荪谁寄取,赖吾群从总能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文惟高的赠别之作。首句写离别之情,第二句写离别之地,第三句写离人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写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节序惊心不自由,攀花趁蝶日悠悠。 无端更倚长门树,积叶闲看出御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中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首句“节序惊心不自由”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焦虑。诗人在宫中的生活似乎被一种不自由的氛围所包围,这种感受通过“攀花趁蝶日悠悠”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这里的“花”与“蝶”不仅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也暗指了宫廷中的闲暇与无聊。 诗句后半部分突然转换
绿护屏前瘴雾开,寻幽问药恨无媒。 方袍自结人间社,只有松声恋玉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寻找僧人未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