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维
免归思母八首 教忠母训似严君,夷险谆谆励立勋。 敢效闲居夸晏乐,差将无死答恩勤。 闻归款信思难定,溯别悲欣转莫分。 一夕凝思浑若岁,频年何以度忧熏。 注释: 教忠:教导忠心。 母训:母亲的教诲和规劝。 似严君:像严厉的君主一样。 夷险:指顺境和逆境。谆谆:恳切的样子。 励:鼓励。 立勋:立下功劳。 敢效闲居:怎敢效仿那些安闲无事的人。 晏乐:安乐,快乐。 差将无死:哪敢忘记报答君王的恩情。 差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天旷野云舒:天空辽阔,云彩舒展。任所如:任凭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涧溜水欺鱼:涧流里水声潺潺,好像在欺侮鱼儿。探蕊蜂音合: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嗡嗡声和着花香。窥流鹳步徐:看流水的鹳鸟缓缓地移动。缘溪逢谷口,真是武陵居:沿着溪边走,来到山谷口,这里真是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春日山行图
诗句解释: 1. 佳丽皇都令节灯,堂怡寿母灿层层:这句诗描述了在皇宫中的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如同锦绣般美丽。 - 佳丽皇都令节灯:指元宵节的夜晚,皇帝所在的京城非常美丽。 - 堂怡寿母灿层层:指宫廷内的宴会厅装饰得十分华丽,象征着母亲的长寿和喜悦。 2. 繁同列宿群环极,朗若明珠尽照乘:形容宫殿中灯光如列星环绕,明亮如同珍珠。 - 繁同列宿群环极:指宫殿内的灯光繁多且密集
【注释】 1. 扶侍恋居诸:在家乡侍奉双亲。 2. 岭海燕吴色笑舒:形容故乡的景色和亲人的容颜。 3. 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曾游历到东部各地并创作诗赋,对北方的思念之情久久不能消除。 4. 资征檄:为朝廷效力。 5. 瞻依忍绝裾:断绝与母亲的联系。 6. 母子余生将互倚:希望母亲余生能相互倚靠。 7. 岂独爱吾庐:不仅仅是喜欢自己的家。 【赏析】 此诗为诗人归故里后所作
免归思母八首 力竭胼胝复治戎,呼亲无计托征鸿。我生分向离愁尽,子舍翻疑隔世通。 灯下低徊开喜烬,堂前洒扫绕熏风。鬓霜揽镜还成惧,恐动哀怜减泄融。 注释:力竭胼胝:形容辛劳过度。我生:我的命运。分向:注定、命中注定。子舍:儿子的家。翻疑:反而猜疑。烛影摇曳,映出父亲憔悴的面容。鬓霜揽镜:指因年岁已高而担心自己的容貌。恐动哀怜:担心触动了亲人的怜悯之情
【注释】 示仲郎:告诉儿子。今辰:今天。弱植:指幼年。弱质,指年轻的女子。式玉:即“玉式”。式,通“轼”,古代车前横木。成人始,指成年以后。盍簪长者来:盍,何不,何妨的意思;簪,古代男子束发用的簪子;长者,这里指父亲或师长。缃囊:浅黄色的袋子,这里指书袋。雪案:白色的书桌。康成: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经学家许慎(字叔重),因避汉献帝讳,改称“君章”。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审题、明确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最后是组织答案的过程。本诗内容概括为:太夫人板舆初返家,庭前牡丹连夜齐放,艳丽异常,好像相视而笑,以助欢娱。“菽水”指饮食,这里用来形容太夫人的慈爱,“豆”和“水”都是古代对饮食的称呼,故此处应为“饮食”,即饮食之恩。太夫人被诗人称为“色喜”。“余奉觞上寿敬赋一律”,意思是
注释: 冒雨踩着高耸的山峰,寻找幽静的乐趣独自感到满足。 松木作为柱子更显韵律,窗户靠近洞口就像招引。 建造房屋首先有三条小路,依靠水流方便一个瓢。 足以供人游览的快乐,首先被板舆翘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寻幽探秘的情景。 首联“冒雨蹑岧峣,寻幽兴独饶。”,冒雨踩着高耸的山峰,寻找幽静的乐趣独自感到满足。诗人不畏风雨,冒着雨势攀登高峰,只为寻找那份独特的乐趣。
舟次见新漕衔尾而北錻以志喜 鹢迅飙为楫,鳌连嵓□波。 千仓求峙少,万斛泛舟多。 摇影逢津树,腾欢杂榜歌。 回思焦土日,劳者涕成河。 注释: 1. 舟次见新漕衔尾而北錻以志喜:在旅途中遇见了运送粮食的新漕运船只,它们结队向北行进,以此表达喜悦之情。 2. 鹢迅飙为楫:鹢,一种古代的船名;飙,疾风。比喻新漕船如疾风般快速前行。 3. 鳌连嵓□波:鳌,传说中的巨兽;嵓,山丘;□,波涛汹涌
洞府谽谺水石匀,初泉隐见最殊伦。 练垂翠绕澄鲜色,龙跃云环蜿蜒身。 未遇考盘千古秘,忽迎元览四时新。 栖迟己逼仙灵窟,更望高源揖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