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倚
【注释】和慎思秋日同文馆:即《秋日同文馆》,是唐人王维的诗,此为第三首。秋日:指秋天的景色;同文馆:官署名,唐代翰林院所属,掌制诰起草。栖林:指深林密谷中栖息。晚鸡:指傍晚时分报晓的家禽。斗:《尚书·洪范》有“八政”之说,其中之一为“岁星”,主司岁事,其柄曰“斗”。这里指北斗七星。转:旋转。户庭:门户、庭院。渌(lù):一种酒名。烛下题:点着蜡烛在灯下作诗。 【赏析】王维以写自然山水景物见长
【注释】 ①秋日:秋季。同文馆:指翰林院。②西风昨夜回:昨夜西风吹来,吹动书卷。③燕巢留屋角:燕子在屋檐下搭窝,留下屋角的空隙。④蛛网挂墙隈:蜘蛛结网,挂在墙角。⑤边韶:即《南史·范晔传》中的“边韶”,南朝宋末文学家范晔。他为官时曾因懒于应酬而得罪上司,被贬谪到广州任广州刺史。后被召回京,途中遇害。⑥匡鼎来:匡衡,西汉人,以学问和品行著称,曾任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⑦济川才:指能够治理天下的人才。
【注释】 秋日同文馆,愁肠夜九回:秋日里,我与同僚一起在文馆办公,心中满怀忧愁,夜晚久久不能入睡。 图书堆枕畔,歌吹隔墙隈:书房中堆满了书籍,我在书的旁边翻看,但歌声和吹管的声音隔着墙传来。 宿鸟翻枝去,凉风带雨来:夜晚,鸟儿飞过树枝,带着雨的气息。 新诗劳见寄,难继谪仙才:你寄给我的新诗,让我难以效仿李白那样的才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给友人的诗。这首诗写于秋天
【译文】: 秋日同文馆,晨晖带冷光。 彩云瞻凤阙,细雨忆鱼梁。 久事班超笔,空嗟赵壹囊。 帘闲坐无语,千丈旅愁长。 【赏析】: 这首七律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曾任冀、青二州刺史,后受牵连被贬为道州刺史,晚年渐退隐居,“以诗名天下”。其诗多写山水景物、边塞军旅,其中佳作较多。《登鹳雀楼》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秋日同文馆,云沉夕照光。 蛩吟阶下草,萤照屋间梁。 卧月搜诗句,挑灯认药囊。 夜阑独衾枕,归梦楚山长。 注释: 1. 秋日同文馆:秋日,指秋天的天气;同文馆,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2. 云沉夕照光:夕阳西下,云彩渐渐沉落,余晖映照着大地。 3. 蛩吟阶下草:蟋蟀在阶下草丛中鸣叫。 4. 萤照屋间梁:萤火虫飞来飞去,照亮了屋梁。 5. 卧月搜诗句:躺在月光下,寻找诗句。 6. 挑灯认药囊:点亮灯烛
【注释】和慎思:作者自称,表示对友人的敬称。秋日同文馆:在京城长安的国学里设有“同文馆”,供贵族子弟学习。何人独擅场:没有人敢与他相比。 养莪方在沚(zhǐ),琢玉已成章(zhang):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笔列千锋阵(fēng zhèn),庭焚一炷香(zhú):形容学问深博如战士千军万马,庭院中只有一盏香火,形容清贫自守,不求功名富贵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一秋日同文馆,高堂燕集齐。 杯盘供鲁酒,殽核欠张梨。 注释:秋天的同文馆,在高高的殿堂里聚集着宾客;酒杯盘子供应的是山东出产的美酒;菜肴中缺少的是河南盛产的梨。 杨孟持新论,韩庄鄙旧题。 注释:文章主笔杨孟持着新的见解,韩王庄则鄙弃旧有的观点。 须知宗匠手,文采冠朝闺。 注释:要知道文章是由那些大师们一手完成的,他们的文章文采冠绝宫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李慎思的
秋日同文馆,群书昼可依。 注释:秋天的同文馆,白天可以依靠群书。 衰迟多病在,留滞故园归。 注释:因为身体衰弱、有病,所以滞留在故乡。 但怕酒杯满,莫教诗卷稀。 注释:担心酒杯斟满,不要使得诗卷稀少。 惟羞狂斐句,瓦砾报珍玑。 注释:只有对于狂放不羁的诗句,才觉得它就像瓦砾一样珍贵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和慎思初入试院” - 注释: 和慎思,名字或别称;初入试院,首次步入考试院。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进入考场的情境,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2. “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 - 注释: 承诏,接受诏书;抡材,选拔人才;广庭,宽敞的庭院;深锁,严密守护;群英,众多英才。 - 译文: 接受诏书选拔人才时不感到疲倦,在宽敞的庭院里等待众多的杰出人物。 3.
南窗寂静如隐山河,时常枉顾金门步过。 谈笑间挥动麈尾如玉,篇章洒落如织锦罗。 已羞于身居官位束缚,更问功名与剑共歌。 赊得凉秋好风月,不成吟醉奈愁何。 注释: - 南窗寂若隐山河:南窗前寂静如同隐居的山河。 - 时枉金门步见过:时常枉顾,即常常走过。 - 谈笑且看挥麈玉:谈笑间挥动麈尾如玉。麈尾是文房四宝之一,这里指文人用麈尾拂尘的动作。 - 篇章宁惜洒笺罗:篇章洒落如织锦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