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少游
这首诗描绘了石仙洞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题石仙洞:这是一首诗的名字,描述了石仙洞的风景和神秘。 2. 石岩嵚巇跨龙虎:形容岩石高耸,如同跨越龙和虎。 3. 有客岩前避风雨:有人在这里避风避雨,可能是仙人或隐士。 4. 篆文委蛇蟠玉书:篆刻的文字像蜿蜒的龙蛇,缠绕在玉书上。 5. 流铃掷火烦守护:流动的铃铛声和投掷火把的声音
【注释】 宝云院: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 萧寺:指寺庙。 馀香满袖:花的香气弥漫全身,仿佛衣袖被香气充满。 空翠沾襟:山间的云雾笼罩着衣襟。 早晚报衙蜂扰扰:早晚有蜜蜂在衙门前飞来飞去,闹得人心烦。 友朋相和鸟关关:鸟儿在枝头鸣叫,似乎在应和友人的歌声。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诗人游四川广元宝云院时。全诗四联皆写景,但各句之间又互相关联、相互映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首联以“石径”起兴
田南寺 我本无心似白云,应缘未见宰官身。 何时铁笛千山首,吹起梅花一点春。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注释: 1. 白云:比喻心境高远,不受世俗影响。 2. 铁笛:指古代用以吹奏的铁制笛子,象征音乐或力量的声音。 3. 梅花:常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清雅高洁。 - 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首句“我本无心似白云”,诗人将自己比作自由自在
注释与赏析: - 香山院: 香山,通常指的是佛教中修行的场所,可能是某个寺院或道观。“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这些场所的统称或中心区域。 - 谁将万斛旃檀子: “谁将”可以理解为是谁或哪个组织将如此大量的旃檀木(一种木材)运送或种植于此。旃檀木因其香气和材质被广泛应用于佛教仪式中。 - 撒向千春古道场: “撒向”意味着散布或投入,这里指旃檀木被用于铺设或建造。"千春"强调了时间的长久
在解析这首《禅寂院三首》时,我们需要细致地解读诗中的每一句以及其深层含义,进而理解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 诗的开头描述了柳丝被风吹拂的景象,“柳丝风扬马蹄轻”,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致,柳条随风轻扬,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接着,“又作长亭十里行”暗示了行程的开始,诗人似乎即将踏上长途旅程。 继续阅读,“争似老僧无一事”表现了诗人对老僧生活方式的羡慕,老僧生活简单、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注释: - 《禅寂院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描写的是禅寂院里的景象。在忙碌的簿书丛中匆匆而过,小白和长红总是那么美丽。独自来到遥远的村庄,绿树成荫的深处野花香气弥漫。 - 《禅寂院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的是禅寂院里的景象。庭院深深,绿草如茵,花香扑鼻,使人陶醉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图
《禅寂院三首》 黄云翻尽水平田,时有农耕破晓烟。 热气渐深牛易喘,不须辛苦更加鞭。 注释:黄云翻尽水平田,此时是清晨,阳光洒在稻田上,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时有农耕破晓烟,农耕的人们正在劳作,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热气渐深牛易喘,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升高,牛儿们开始感到吃力,呼吸越来越急促。不须辛苦更加鞭,尽管需要更努力地鞭策,但也不要过度劳累
石岩嵚巇跨龙虎,有客岩前避风雨。 篆文委蛇蟠玉书,流铃掷火烦守护。 冷翁蜕骨黄金容,千年古木何嵌空。 无人唤起玉霄梦,闲却碧桃丹杏风。 令威白鹤去不归,麻姑丹砂疑是非。 长松滴翠挹北斗,流水泛花迷旧溪
谁将万斛旃檀子,撒向千春古道场。 万壑晓风吹不断,至今犹自满山香。
我本无心似白云,应缘未见宰官身。 何时铁笛千山首,吹起梅花一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