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夔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他是宋朝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李觏的一生经历了宋代中期“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尽管他出身寒微,但凭借刻苦自励的精神,以及勤奋好学的态度,最终成就了其学术生涯。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唐代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释义
【注释】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使,使者;汴州,今河南开封;宋之问,唐代诗人。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指阮籍的诗风高洁、超逸,有“竹林七贤”之一。 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指王维的官职是右丞,负责接待唐玄宗派来的使者。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指与宋之问相遇,互相问候。 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指在宴会结束时,王维吟诵《送元二使安西》时,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赏析】
题墓石
日日思量到此间,先知巽穴下南山。 生来自秀培来秀,到底恩深有分攀。 世人晓得斯言者,去会蓬莱宝洞闲。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 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 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
泰伯,原名李夔,宋代诗人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他是宋朝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李觏的一生经历了宋代中期“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尽管他出身寒微,但凭借刻苦自励的精神,以及勤奋好学的态度,最终成就了其学术生涯。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李夔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他是宋朝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李觏的一生经历了宋代中期“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尽管他出身寒微,但凭借刻苦自励的精神,以及勤奋好学的态度,最终成就了其学术生涯。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