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民谣”不是宋代诗人的确切称呼,而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有着极高的成就。尤袤的《淮民谣》是南宋时期的作品,它采用乐府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格调苍凉,模仿杜甫“三吏”、“三别”等诗,又直接追踪白居易新乐府。这种形式的民谣在当时广泛流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宋代民谣《二尹谣》释义
叶光化,丰谷城。 清如水,平如衡。 注释:这里的“叶光化”是诗人对某位官员的评价,表示他的清廉如水,公正如衡。 译文:叶光化,他是丰谷城的官员,他的清廉如水,公正如衡。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叶光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官的敬仰之情。诗中“叶光化”和“丰谷城”作为关键词,既表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关注和期待
二尹谣
叶光化,丰谷城。 清如水,平如衡。
民谣
“民谣”不是宋代诗人的确切称呼,而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有着极高的成就。尤袤的《淮民谣》是南宋时期的作品,它采用乐府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格调苍凉,模仿杜甫“三吏”、“三别”等诗,又直接追踪白居易新乐府。这种形式的民谣在当时广泛流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