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襄
【注释】 玉虹亭:在湖州城南。 未逐鸱夷子:没有追随范蠡(字鸱夷)去隐居。 得水今同桑苎翁:得到水的地方就像陶渊明一样,现在也像他那样悠然自得。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后人因称其为“五柳先生”,以田园生活著称。 两腋起清风:形容喝茶之后感到心旷神怡。腋下的风,比喻清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玉虹亭试茶时所赋。《苕溪渔隐丛话》说:“东坡《题玉虹亭》云:‘湖上风月无今古
姑苏台,古代帝王游乐的地方。 秋风起兮鸿雁归,秋天的风和大雁一起飞来,这里暗指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秋月明兮白云飞,秋天明亮的月光下,白云在天际飘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吊往古兮一沾衣,诗人站在姑苏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哀伤
注释: 剡溪的诗人尹可人也很美丽,她作诗招待客人时,名字就叫迎薰。 虽然她没有像潘令那样桃李满园,但红梅一丛香入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初薰堂红梅 其二”是题目,表明这是第二首咏红梅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剡溪的诗人尹可人,后两句写红梅。前两句中“迎薰”二字用得很好。“迎”,迎接;“薰”指香气,即“熏”。迎薰,就是迎接香气,形容尹可人之貌美
诗句注释: - 着地岚阴拨不开:描述诗人站在山中,被浓厚的山岚所包围,难以前进。 - 傍闲同到妙高台:与同伴一道走到附近的妙高台上。 - 老僧只恐泉声少:老和尚担心泉水的声音不够响亮。 - 坐遣飞云唤雨来:让天空中的云彩变成雨来。 译文: 诗人站在浓密的山岚中,感到前行困难,于是他和同伴一起走到附近的妙高台。老和尚担心泉水的声音不够响亮,于是让他的弟子用法术召唤雨水。 赏析:
诗句原文: 初薰堂红梅 其一 河阳满县栽桃李,风过落花吹不起。 潘郎远韵故不凡,为米折腰聊尔尔。 注释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河阳满县城里到处都是桃树和李子树,风吹过时落花纷纷落下,但都吹不飞去。诗人以潘郎的远韵比喻自己不凡的风格,因为生活所迫而向权贵折腰,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河阳县的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
注释:刚见到飞泉就立刻变得明亮,如玉的彩虹垂下半天发出声音。什么时候可以放下公务,洗去钵盂再来这里汲水清冽。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的一个傍晚,在溪头亭边试茶时即兴吟成。首句“乍见飞泉眼即明”写自己刚看到泉水就立刻觉得眼睛明亮了,说明此泉之清,非同一般。次句“玉虹垂地半天声”写泉水从高处落下,如同悬挂半空中的玉虹,其声音犹如天籁般悠扬。第三句“何时闲散无公事”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扰
和田南仲梅 寿阳妆额太矜持,不待宫貂赐口脂。 惜妙风姿令雪妒,定真消息有春知。 试看呵手攀条处,何似成阴着子时。 莫遣王孙三弄绝,早寻疏影对江湄。 注释: 寿阳妆额:指女子用彩线画在额头上的妆饰。寿阳:古地名,这里泛指女子。 矜持:过分讲究,过于端庄。 宫貂:即貂裘,用貂毛制成的衣服。古代贵族妇女的服饰。口脂:一种涂于唇部的化妆品或胭脂。 惜妙:可惜。风姿:风采、姿态。雪妒
剡溪书怀三绝 其一 山鸟逢春恰恰啼,桃花流水路犹迷。 何时鼠子膏齐斧,笑领白云归剡溪。 注释 - 山鸟逢春恰恰啼:山间鸟儿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欢唱。 - 桃花流水路犹迷:沿途桃花盛开,但道路依然让人迷失方向。 - 鼠子膏齐斧:指农夫在准备农具时使用的工具,比喻劳动。 - 笑领白云归剡溪:用劳动成果作为奖赏,高兴地返回家乡剡溪。 译文 山间的鸟儿随着春天到来欢快地歌唱
【注释】 (1)“剡山”句:意思是说,我梦到剡山的瑞香花,它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酒意也渐渐散去。剡山,在浙江嵊州境内;瑞香,一种香草。 (2)金鸭:指用铜制的水壶或水注,用来盛装烧香时用的香料。袅孤馡:即“孤𫏐”,一种乐器,这里代指烧香。 (3)“为嫌”句:意思是说,这种淡白色的香花并不真实,所以我就穿着仙家的衣服来赏玩它。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梦中闻到了剡山瑞香花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
剡溪书怀三绝 其二 故园生事只衡茅,不管方兄久绝交。 粝食枯椽吾易足,鹪鹩只占一枝巢。 注释译文: - 故园:故乡。衡茅:简陋的住房。方兄:指朋友或熟人。 - 粝食:粗糙的食物,形容生活简朴。枯椽:破旧的房梁。吾:我。易足:满足。 - 鹪鹩:一种小鸟,常占据狭小的空间。只占一枝巢:形容鹪鹩仅占用一片狭小的地方作为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卢襄对家乡简朴生活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