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曾闻挟两戈,病中军不渡交河。
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
止征妇哭
战国曾闻挟两戈,病中军不渡交河。
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
注释:
- 曾闻:曾经听说,战国时期。
- 挟两戈:拿着两支武器,形容英勇善战。
- 交河:古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这里指代战争之地。
- 一身同为明庭死:为了国家和君王的利益,愿意牺牲自己。
- 死敌强于死病多:死亡的敌人比死亡的疾病更让人难以接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三别》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将士们英勇奋战、为国家牺牲的赞美。首联“战国曾闻挟两戈,病中军不渡交河”,描述了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手持两把利剑,勇猛地战斗,即使生病也不放弃战斗。颔联“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为了保卫国家和君王,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要忍受疾病的痛苦。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将士们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