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洲上元公塔,又见前身示见时。
舍利放光成五色,牡丹分供作千枝。
法门总是西来意,经藏兼传古注诗。
文笔峰前松树下,瓮书藏得待吾师。

过碛沙延寿寺入游赠毅刚中长老:

费家洲上元公塔,又见前身示见时。

舍利放光成五色,牡丹分供作千枝。

法门总是西来意,经藏兼传古注诗。

文笔峰前松树下,瓮书藏得待吾师。

注解: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费家洲,又称费家塘,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因唐代著名僧人慧理法师在此建开元寺而得名。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6年),唐咸通九年(868年)重建于费家洲上,后称费氏塔。“又见前身示见时”,意为看到开元寺的这座塔,就好像看到了慧理法师的前生一样。

“舍利放光成五色,牡丹分供作千枝。”这句诗的意思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经过佛教信徒的供奉,放射出五彩的光芒,就像牡丹花那样美丽动人。

“法门总是西来意,经藏兼传古注诗。”这句诗的意思是:佛法的宗旨,总是指向西方极乐世界,而《金刚经》和《法华经》则兼载了古人对这部经典的注解和注释。

“文笔峰前松树下,瓮书藏得待吾师。”“文笔峰前松树下”指的是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而“瓮书”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一种藏书方法,用一个陶制的瓮作为容器来存放书籍。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笔砚峰前的老松下等待你的归来,你带回来的瓮中之书,我将珍藏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