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遣使航东海,万里南来送玺书。
着屐登山良不恶,分符典郡复何如。
李苏事业千年后,吴越封疆百战馀。
今日养民方急务,肯将徵算及舟车。
【注释】
航:航行。
着屐:穿鞋。
分符:指分派官职。
李苏:指唐代名相李德裕和苏味道。
吴越:指唐时以杭州为中心的东南地区。
养民方急务:即“养民为当务之急”。
徵算:征调。
【赏析】
《赠谢太守除杭州》,是一首送别诗。
开头两句,点明题目,交代了谢太守的去向。“朝廷遣使航东海,万里南来送玺书”,这是说朝廷派遣使者乘船航海,从东海出发,万里迢迢来到这里,把皇帝的诏书送到谢太守手中。“着屐登山良不恶”三句,写谢太守在赴任途中的所见所闻。“着屐登山”,是说谢太守穿着布鞋,徒步登山,不畏艰险;“良不恶”是说谢太守登山登山并不觉得讨厌,因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这两句既写出了谢太守的刚正不阿,又写出了他的胸襟开阔。“分符”,古代地方官分授印章、兵符等标志品,表示任命其为地方官员;“复何如”,意思是说谢太守到任后的情况将会怎样呢?
中间四句,对谢太守即将到来的新职务,寄于深厚的期望。“李苏事业千年后,吴越封疆百战馀”,是说李德裕、苏味道两位名相的事业,经过一千年的时间,才传到当今谢太守的手上,而谢太守将要治理的地方,却是百战之地——吴越地区,他将会面临着怎样艰巨的任务呢?“今日养民方急务,肯将徵算及舟车”是说,如今国家养民的事情非常紧急,谢太守一定会用他的智慧和才能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会像过去那样动用征调军队和运输物资的手段。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谢太守的贤能,而且流露出了诗人对他即将到来的重任的殷切期待。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四十六个字,但却写得情真意切,生动形象。前四句叙事,言谢太守受命赴杭;后四句写景,寓希望于咏叹之中;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高远清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84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八月一日,宰相王涯因事得罪被贬至崖州(今广东雷州)。不久,又被召还,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时,朝廷又派宦官密旨,命王涯前往杭州任刺史。王涯到达杭州时,正值初秋时节,诗人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