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邱画竹出新意,醉墨落纸秋淋漓。
青天低垂凤凰尾,碧海倒插珊瑚枝。
谁家俗士谩食肉,何处高人来赋诗。
丹房月夕起清思,莫遣风雷生葛陂。

【注释】

题罗成之藏柯敬仲悬崖竹:这是一首题画诗。罗成,唐代人,以善骑射著称,封为右监门中郎将。此诗是作者在看到罗成藏有柯敬仲写的《悬崖竹》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画竹艺术的赞赏之情。崖:山崖。柯敬仲:唐朝画家,擅长山水画。竹石、松柏、梅兰等都是他的画题。青天,即蓝天。凤凰尾:指孔雀翎毛。珊瑚枝:指海中的珊瑚礁。俗士,指平庸的读书人;高人,指才能出众的人。丹房,指丹炉,炼丹的地方。清思:指清净的思考。葛陂,地名。

【翻译】

丹邱画竹出新意,醉墨落纸秋淋漓。

青天低垂凤凰尾,碧海倒插珊瑚枝。

谁家俗士谩食肉,何处高人来赋诗。

丹房月夕起清思,莫遣风雷生葛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柯敬仲的《悬崖竹》画作的赞美之作。全诗通过描绘画中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第一句“丹邱画竹出新意”,诗人称赞丹邱的画竹作品具有新意,能够展现出竹子的独特魅力。这里的“新意”不仅指画技上的创新,更是指画家对竹子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句“醉墨落纸秋淋漓”,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作的意境和风格。这里的“醉墨”指的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如同醉酒一般,无法自控。而“秋淋漓”则形容画中的竹子仿佛在秋风中摇曳,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青天低垂凤凰尾,碧海倒插珊瑚枝”,则是对画作中景物的具体描绘。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空中的凤凰尾巴比作青天,将海底的珊瑚枝比作碧海,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四句“谁家俗士谩食肉,何处高人来赋诗”,则点出了画中人物的身份和行为。这里所说的“俗士”和“高人”分别指代了不同层次的人物。俗士们只知道吃吃喝喝,而真正的高人则能够欣赏到画中的美景并为之赋诗。

第五句“丹房月夕起清思”,则进一步展现了画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丹房”,指的是道士修炼的地方,也暗示了这幅画作与道教有关。而“月夕”则指的是夜晚,月光下的环境更加宁静而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一句“莫遣风雷生葛陂”,则再次强调了画作所蕴含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葛陂”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传说中有一座山峰叫做葛陂。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象征画作的力量,表示不要让外界的干扰破坏了画作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