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借我作行窝,杖履频烦太史过。
满地白云清昼永,隔溪黄鸟绿阴多。
银瓶自泻中山酒,铁笛谁翻小海歌。
今日逢君须尽醉,西家亭馆奈愁何。

诗句:草堂借我作行窝,杖履频烦太史过。

译文:草堂借我为行窝,拄着手杖行走,太史的频繁拜访让我不胜其扰。

注释:草堂:这里指张氏的住所,也称为草堂。行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临时的居所。太史: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记录帝王言行。杖履频烦:形容过于频繁地来访或访问。清昼永:清闲的日子延续。绿阴多:形容树阴浓密,景色宜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氏家宅的喜爱以及与太史频繁往来的不便。首句“草堂借我作行窝”直接表达了诗人借用张氏家宅作为临时居所的事实,体现了诗人对这一环境的依赖和喜爱。接下来两句则通过描绘白云、黄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同时,“满地白云”“隔溪黄鸟”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中的视觉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银瓶自泻中山酒,铁笛谁翻小海歌”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想象,将中山酒和《小海歌》融入了自己的诗中,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然而,这种频繁的交往也给诗人带来了困扰和烦恼,因此尾句“今日逢君须尽醉,西家亭馆奈愁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再次被打扰的担忧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环境的微妙感受,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