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前风物幽,布袜青鞋吾昔游。
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
长松并立几千尺,狂客一别三十秋。
何当挂席过湖去,东里草堂姑少留。
题:王维贤所藏盛子昭画双松系舟图
云门寺前风物幽,布袜青鞋吾昔游。
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
长松并立几千尺,狂客一别三十秋。
何当挂席过湖去,东里草堂姑少留。
译文:
云门寺前的景色多么幽雅宁静啊,过去常常穿着布袜青鞋来此游玩。
葫芦盛满美酒等待明月升起,小船载着琴声在江上航行。
高耸的松树并排生长有几丈高,与好友分别已经过了整整三十年。
什么时候才能像鸟儿一样挂上船帆飞向湖面,到东里的草堂暂且停留一下再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通过描绘云门寺前的风景和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首句“云门寺前风物幽”,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云门寺前的景色十分幽静。这里的“风物”指的是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而“幽”则传达出了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这为接下来的描绘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布袜青鞋吾昔游”,诗人回忆了过去游玩时的情景。他曾经穿着朴素的布袜和青鞋,自由自在地在云门寺前游玩。这一细节描绘出了一个悠然自得、不拘小节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
第三句“葫芦盛酒待明月”,则是对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的描述。葫芦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容器,而“待明月”则表达了他们期待月色的美好。这一句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情趣。
第四句“舴艋载琴当上流”,诗人用舴艋船载着琴,在江上行船,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出行方式和心境。这里的“上流”意味着水道或航道的上游,象征着他们的目的地或目的地的上游。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寓意着他们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第五句“长松并立几千尺,狂客一别三十秋”,进一步描绘了长松的景象和与朋友告别的场景。这里提到的“长松并立几千尺”,形容了松树的高耸和壮观,而“狂客一别三十秋”则表达了与朋友分离后的感慨和思念。这一描写既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第六句“何当挂席过湖去,东里草堂姑少留”,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希望能像鸟儿一样挂上船帆飞向湖面,与朋友再次相聚。同时,他也在暗示自己暂时离开草堂,希望朋友们能够留下稍作停留。这一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也展示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云门寺前的自然风光和朋友间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