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江淮数十州,中流屹立见君侯。
苍生几堕巅厓苦,白发因分社稷忧。
虮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
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
奉寄余廷心元帅是时出镇之舒州
保障江淮数十州,中流屹立见君侯。
苍生几堕巅厓苦,白发因分社稷忧。
虮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
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
注释:
奉寄:向别人寄送(书信、诗文等)。
余廷心:即余廷心元帅,可能是诗的作者对一位名叫余廷心的人的称呼。
是时:当时,这个时候。
出镇:出任地方官,这里指的是前往舒州任元帅。
江淮:长江和淮河一带,泛指中国东部地区。
几:几乎,差点。
苍生:百姓或老百姓。
几堕巅厓苦:几乎陷入绝境的痛苦。
苍生:百姓或老百姓。
因分:因此承担。
社稷:国家,古代君主统治的整个国家,也用来代指君主。
虮虱:虱子的幼虫,古代用来形容贫困的生活。
竟年:一年。
生介胄:穿上铠甲。
介胄:穿着盔甲。
貂蝉: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比喻高官显贵的身份。
兜鍪(móu):头盔。
玉堂:古代高级官员的办公场所,这里指朝廷。
昌黎: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
龙眠:地名,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余廷心元帅出镇舒州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的“苍生”一词,既指普通百姓,也暗含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忧虑。而“蛾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则形象地描绘了余廷心的威武形象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最后一句“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则是对余廷心元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个人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