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南山为卜居,青松绿竹荫吾庐。
日长门外堪罗雀,水满溪头好钓鱼。
脱粟饱时过禁脔,杖藜行处当安车。
家僮忽报长须至,喜接平安一纸书。
【注释】
《刘休休病起》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刘休休在南山卜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日长门外堪罗雀,水满溪头好钓鱼:意思是“日子长了门外可以养鸟雀,水流满溪头适合垂钓”。
脱粟饱时过禁脔(liǎn):指用糙米煮饭,吃粗粮。
杖藜行处当安车:意思是“拄着拐杖行走之处应该备有小车”。
家僮忽报长须至,喜接平安一纸书:意思是“家中仆人忽然跑来报告说刘休休来了,高兴得接过一封平安信”。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所作。当时他与好友刘休休在长安城南的别墅中隐居。诗人以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生活画面:青山绿水,松竹环绕;门前有鸟儿栖息,溪边鱼儿嬉戏;粗茶淡饭,足食无肉;拄杖而行,自得其乐。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描写人,而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首句“买得南山为卜居”,写诗人买得南山,为好友刘休休建造一座幽雅的别业。“南山”二字,点出隐逸之所。“卜居”,即选择居所。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暗含深意。诗人在官场沉浮多年,终于看破了世态炎凉,决定退隐山林,过清闲自在的日子。
颔联“日长门外堪罗雀,水满溪头好钓鱼”,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刘休休在山中的生活。他们每天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日长人静,可以养鸟戏蝶;水流盈满,适宜垂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脱粟饱时过禁脔,杖藜行处当安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刘休休的生活情趣。他们吃着粗粮,喝着泉水,过着简朴的生活;拄着手杖,漫步于山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尾联“家僮忽报长须至,喜接平安一纸书”,则是写诗人接到好友刘休休的来信后的喜悦之情。家僮来报,说是刘休休已经到达,并带来了一封平安信。这让诗人感到无比欣慰和高兴,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读着朋友的字迹和问候的话语,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动。这几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与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