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
烟霏灭尽人境寂,仰看明月悬中天。
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
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
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
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感情,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观点。
(1)
“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去年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诗人举杯畅饮,歌声嘹亮,直到深夜,才觉得有些困倦,不知不觉地入睡了。“浩歌”指大声歌唱,形容歌声嘹亮、洪大;“清”指清朗、清明。这两句是说,去年的中秋之夜,月光明亮,诗人举杯畅饮,歌声响亮,直到深夜才感到有些疲倦,不知不觉地睡去了。
(2)
“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今年在外地过中秋节,我独自欣赏着月亮和水中的倒影。“挹”意为斟满、舀尽。“金波”指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像一片金色的波涛,“更清绝”指比往年更加清澈幽美。这两句是说,今年的中秋之夜,我独自欣赏着明亮的月亮与水中的倒影,那月亮的倒影更加清澈幽美。
(3)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可怜今夜,只有一轮明月,却没有饮酒的伙伴。它既不照见人们欢乐的情景,也不照亮人们的离别之苦。
(4)
“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夜已经深了,天气也转凉,西风吹来,送来阵阵桂花的香气。“夜阑”意为夜已深,点出时间是在夜晚,“淅淅”是形容风雨声或落叶的声音,声音细微。“月中老桂”即指桂花树,这里以桂花喻人,借物抒情,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5)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诗人听到秋风传来阵阵的桂花香后,不由得放声长啸,激起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久久地坐在那里,被露水打湿了衣裳。“悠然”意指从容自在,轻松自如的样子。“啸”指长啸,这里指吟咏长啸。“归兴”指回归家乡的愿望。“零露”指露珠,这里指被露水淋湿了的衣服。这两句意思是:听到秋风传来阵阵的桂花香后,诗人不由得放声长啸,激起了他心中的思乡之情,久久地坐在那里,被露水打湿了衣裳。
(6)
“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世上的欢乐和悲伤是不足为数的,就像庾楼和赤壁一样早已成为过去的事情了。“何足”即有什么值得的,不值得。这两句是说,世间的欢乐和悲伤是不值得一提的,就像庾楼和赤壁一样早已成为过去的事情了。“庾楼”指古地名,在今江西修水一带,“赤壁”泛指赤壁矶、赤壁山等地名,都在今湖北黄州境内。这两句是说:世上的欢乐和悲伤是不足为数的,就像庾楼和赤壁一样早已成为过去的事情了。
(7)
“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曾经风流倜傥的男子已经去世了,而皎洁的月光却依然存在。青山绿水,从古到今,都如此美好。“风流”指潇洒俊逸的气质,“风流已往”指的是昔日风流倜傥的人已不在人世。 “明月来”指明月依旧高悬夜空。这两句是说:曾经风流倜傥的男子已经去世了,而皎洁的月光却依然存在。青山绿水,从古到今,都如此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赏月诗。诗的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丽。前六句由去年写到今年,由中秋写到月下独酌。“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上句写去年中秋之夜,月光如盘,明亮皎洁,人们欢聚赏月,举杯共饮,纵情高歌;下句写人们陶醉于这良辰美景之中,直到深夜还不肯就寝,不觉进入梦乡。“烟霏灭尽人境寂”,“烟霏”是云气蒸腾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说:随着云气散尽,天地间变得寂静无声。“仰看明月悬中天”,“仰看”指抬头仰望。这句的意思是说:抬头仰望天空,只见皓月升上了青天。“今年客里中秋月”,这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今年作者独自一人在异地过中秋佳节。“静挹金波更清绝”,“静挹”即静静地舀着喝。这里的“金波”是比喻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形成的银色波光。“静挹”则表示诗人在静观这银色的月光时心情特别宁静安详。“更清绝”则进一步突出月光的明亮与澄澈。
“可怜有月客无酒”,这一句承前启后,承接了上两句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因孤独、寂寞而产生的感慨。“可怜”是可叹的意思。“有月”指有明亮的月亮,“无酒”则是没有美酒相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明亮的月光照耀之下,自己却孤单无伴,不能畅饮美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上的明月。这一句既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说明,也是对全篇内容的总结。
接着四句写诗人面对明月所产生出来的复杂感情。“不照欢娱照离别”,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轮明亮的月亮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但它却不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因为在这美丽的月色下,人们只能看到亲人朋友之间即将到来的离别。“不照欢娱”中的“不照”二字表明这轮明月无法照见人们欢乐的场景;“欢娱”一词则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和欢快的心情。“不照欢娱”中的“欢娱”二字则表现了人们在欢乐中相聚的情景和愉快的心情。“不照离别”,这一句承接了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这轮明月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但它却不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因为在这美丽的月色下,亲人朋友之间就要分别了。“不照离别”中的“不照”二字表明这轮明月无法照亮人们离别的场景;“离别”二字则表现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的情感。
最后四句写诗人因明月而生出的感慨。“夜阑淅淅西风凉”,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夜色已深,西风渐起,送来阵阵凉意。这两句是说:夜色已深,西风渐起,送来阵阵凉意。“夜阑”指深夜将尽。“淅浙”是形容微风吹拂的声音,“西风凉”则是描写凉爽的气候和景色。“月中老桂吹天香”,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这凉爽的夜里,月中的桂花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两句是说:在这凉爽的夜里,月中的桂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明月发出的感慨。“悠然长啸动归兴”,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听着西风和桂花的香味,诗人不禁放声长啸,激起了他对家乡的向往之情。“归兴”指思乡之情。“坐久零露沾衣裳”,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听了西风和桂花的香味以后,久久坐着不动,被露水打湿了衣裳。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旅途中赏月之时。首联写去年中秋赏月情景;颔联写今年中秋赏月情景;颈联直抒胸臆;尾联写中秋赏月引发的感想。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清丽淡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