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
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
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夸。
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
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
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
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
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注释】

1、文林:即文林馆,汉代官署。

2、简子文:东汉末人。

3、辛夷花:即木兰花,一种植物。

4、遥忆:回忆。

5、天一涯:天空的尽头。

6、美人:此处泛指女子。

7、霜鬓华:指年老头发已经变白。

8、山房:在山中的房屋。

9、市嚣远:市井喧嚣已远离。

10、碧霞:指青山。

11、崖高:山崖陡峭。

12、瀑洒晴雪:瀑布如晴空下的积雪般飞流直下。

13、净筅(chá):竹器。

14、石鼎:陶制的锅具。

15、青紫:古代官员的服饰。

16、荣名:荣耀的名字。

17、绊(bàn)人:束缚人的心。

18、玉箫:指美女的歌声。

19、凤不来:指美女不来。

20、千峰:指山峰。

21、台前:指山崖。

22、日夜溪水流:指溪水昼夜不停。

23、金星光动:指月光照耀溪水。

24、脱身:摆脱俗世。

25、拟欲:打算要。

26、坐占:坐着占有。

27、琼台:指仙界。

28、炼金液:炼制长生不死者。

【译文】

春风过后,落尽了辛夷花,我遥想那位美人,她在天空的尽头。

美人久别,音讯杳然,只看见她如今白发苍苍。

山中幽深,远离尘嚣;白日枕书,安眠于碧霞之中。

高山上瀑布倾泻而下,像雪花一样飘洒;清泉旁洗濯石盘,烹煎春茶。

平生追求的是功名利禄,却从不挂心;荣华富贵又有何足夸呢!

当年我去访问遗迹,拄着拐杖看云,穿双屐行走在山路上。

玉箫声中凤鸟不来,只见千峰高耸入云。

台前溪水日夜潺潺,月光映照溪水,波光粼粼。

摆脱世俗,打算要尽情隐居,坐拥琼台,修炼长生不死之法。

衰老的年纪误堕尘网之中,齿豁头童有什么用呢?

【赏析】

本诗是作者游览文林馆时写的咏怀诗。诗中描写了一个被名利束缚的人,摆脱了名利的羁绊后,对生活有了新认识,并准备在大自然中得到解脱,实现自己的愿望。

开头四句,诗人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春天到来,东风过后,落尽了辛夷花。他想起那遥远天际处的美人,她的美丽如同辛夷花一样令人神往。但是美人已经好久没有音信了,不知道她是否还在那里。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这位美人的思念之情。由于长久地分离,所以诗人只能看到她现在白发苍苍的样子,这使他更加怀念起过去与美人的美好时光。山中的幽深与城市的喧闹相比显得那么遥远,而白天里,他只有躺在床上看书,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他喜欢在山间静卧,枕着书本,望着蓝天白云,享受着自然的宁静。

接下来四句是说诗人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山上游玩。他喜欢站在悬崖上俯瞰瀑布,瀑布从高处落下,溅起了一片片的水花,犹如天上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他喜欢站在瀑布旁洗濯石盘,烹煮着春天的茶。这里的山石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炉灶,将茶叶放在其中,经过热水的浸泡,茶叶就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了。

第五六句写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但从来不曾真正放在心上。他觉得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因为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第七八句写诗人曾经去文林馆参观过。他拄着拐杖,看着云彩,穿着双鞋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玉箫的声音中没有凤鸟的归来,只是千峰高耸入云。他在台上看到溪水一直在流淌,月光映照在溪水中,波光粼粼。这些景色都令他感到十分惬意和舒适。

第九十句是说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他想要去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那里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不再为名利所困扰。他坐在琼台上,期待长生不老的方法能实现他的心愿。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梦,无论多么美好的事情都会消逝,最终只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他觉得齿豁头童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趁早放弃这个念头吧。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他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