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初铸鼎,鼎成乃登仙。
龙髯不可攀,白日飞上天。
嗟予堕世网,安得穷山川。
鼎湖渺何许,怅望秋风前。
【译文】
轩辕黄帝初次铸鼎,鼎铸成后才飞仙。
龙须不可攀,白日升天。
感叹自身堕入尘网,哪里能穷尽山川?
鼎湖何处在?我怅望秋风前。
【赏析】
《比述》是一首古体诗,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白。此诗以“比”为题,意即用典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轩辕初铸鼎”,以黄帝铸鼎的故事开篇,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里的“初铸鼎”也隐喻着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刚刚开始,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第二句“鼎成乃登仙”,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黄帝铸鼎后的成功和升天的景象。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黄帝,表达了自己渴望成功、追求自由的愿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失望。
第三句“龙髯不可攀,白日飞上天”,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和讽刺。这里使用了“龙髯”这一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疑惑和困惑。而“白日飞上天”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嗟予堕世网,安得穷山川”,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叹息。这里的“世网”指的是世俗的束缚,而“山山川川”则代表了诗人想要逃离的现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一句“鼎湖渺何许,怅望秋风前”,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这里的“鼎湖”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而“秋风前”则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能够在新的开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比述》这首诗通过对黄帝铸鼎的故事和神话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