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相传宣弁□趋,玉堂西北拜銮舆。
歌声缥缈方壶外,酒味氤氲沆瀣馀。
幕额锦光晴烂漫,帽檐花影昼扶疏。
君恩谁识深如海,独倚东风咏藻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第诗五首·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上相传宣弁□趋,玉堂西北拜銮舆。
“上相传宣弁□趋”,意思是说在皇宫内传唱着宣召的诏书,准备迎接官员们前来。“弁□”,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此处用来比喻官员。

“玉堂西北拜銮舆”,意思是官员们来到皇宫的西面,也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向皇帝行跪拜之礼。“銮舆”是指皇帝乘坐的车。

歌声缥缈方壶外,酒味氤氲沆瀣馀。
“歌声缥缈方壶外”,这里的“缥缈”形容歌声随风飘荡,仿佛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方壶”、“沆瀣”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或宝物,这里用来象征美好而神秘的地方。

“酒味氤氲沆瀣馀”,意思是说酒的味道浓郁,弥漫在空气中,就像仙家之物的余韵一样。

幕额锦光晴烂漫,帽檐花影昼扶疏。
“幕额锦光晴烂漫”,意思是说帐篷的帷幕上绣着华丽的锦缎,阳光照射下显得光彩夺目、色彩斑斓。“晴烂漫”形容阳光明媚,灿烂耀眼。

“帽檐花影昼扶疏”,意思是说官员们的帽子檐上挂着盛开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扶疏”形容花朵茂盛、繁密。

君恩谁识深如海,独倚东风咏藻鱼。
“君恩谁识深如海”,意思是说皇帝的恩情深厚如海,无人能够完全理解。“咏藻鱼”指的是吟咏水中的鱼儿,用来形容自己的才华和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表达自己科举及第的喜悦之情。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和自己的官职地位,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恩宠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歌声缥缈方壶外,酒味氤氲沆瀣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美好与祥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