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崦楼台花树枝,杜陵韦曲恣遨嬉。
画图省识春风面,应是开元未乱时。
【注解】
山崦:指终南山下的曲江。韦曲: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居民区,在杜陵东南,是诗人的故居。春游图:即《春游图》。杜甫有《题韦司业家》诗:“好为风景别,此日最宜君。……”此处借以喻指友人。春风面:春天明媚的面容。应是:应该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当时国势强盛。
【赏析】
“山崦楼台花树枝”,首联点出地点。杜甫曾自比少陵野老,这里用“春游图”来比拟友人的出游,可见对友之情谊深厚。“山崦”、“楼台”等字眼,写出了山的雄浑与楼台的建筑之美,使整个画面显得十分优美。
颔联“杜陵韦曲恣遨嬉”,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出游的情景。“杜陵”指唐宣帝李显所建的陵墓,在长安城东二十里处,因在杜城南,故称杜陵。“韦曲”是京城中著名的游览区,这里指友人的游赏之所。“恣遨嬉”意为尽情游玩、嬉戏。这两句诗既表明了友人出游的愉快心情,又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应是开元未乱时”,尾联则从侧面写人。诗人通过观察友人出游时的神态,想象其当时的盛世情景。“春风面”是指友人在春风中的容颜。“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此时国家富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因此人们的心情愉悦,生活也充满了欢乐。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盛世时光的怀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春天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友人的快乐与自己的忧伤进行对比,使诗歌更具有了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