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遨嬉。
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
【注释】 寒食:即清明节。盘桓:悠闲地逗留。南城:指长安城南。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当时诗人任江州司马,时值寒食清明之期,诗人在南城亲友家中,听到他们谈论的俚歌俚曲,便写下了十首。这组诗歌以“俚歌”为题,意在表明诗人对俗乐的喜爱,但同时又透露出他对这种庸俗鄙俗的音乐的不满情绪。
首句写诗人到南城的亲戚朋友家去拜祭先人,顺便游览了名胜古迹。
颔联是说这些官僚子弟们整天游山玩水,寻欢作乐,不思进取,沉湎在酒色之中,不知世事已变。
颈联进一步指出这些人醉生梦死。作者用典,暗指唐宪宗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
尾联点明主题。作者对世俗音乐表示厌恶,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