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十载擅才名,廷试南宫数与明。
今日东行倍惆怅,重来投牒赴南城。
【注释】翰林:指翰林院,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数:多次。南城:即长安城。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李敬德东行重游长安的感慨。首句点明李敬德有才名,十载翰林,才华出众;次句说他在廷试中屡试不第;三句说如今李敬德东行,令人惆怅;末句写李敬德重来投牒赴南城。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语言简洁明快。
翰林十载擅才名,廷试南宫数与明。
今日东行倍惆怅,重来投牒赴南城。
【注释】翰林:指翰林院,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数:多次。南城:即长安城。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李敬德东行重游长安的感慨。首句点明李敬德有才名,十载翰林,才华出众;次句说他在廷试中屡试不第;三句说如今李敬德东行,令人惆怅;末句写李敬德重来投牒赴南城。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语言简洁明快。
诗句原文: 仙龙髯堕古混台,碧籞春深花自开。 踏白马前双斧钺,路人争喜晋王来。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词语解析: - 仙龙髯:描述一种珍贵的毛发或胡须。 - 古混台:指古老而混杂的地方,可能是指一个古老的场所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 - 碧籞春深:形容春天景色美丽如画,碧绿的花海在深深的春天里盛开。 - 双斧钺:古代兵器,这里比喻权力或威严的象征。 - 路人争喜晋王来
【解析】 “杂诗”指五言、七言等不同形式的诗歌,这里指五言律诗。 第一句,“苑树云藏绀色鸦”,这句的意思是说:苑囿中的树木,被云雾遮掩着。 第二句,“彩楼昏鼓促沉霞”,这句的意思是说:五彩楼阁上的黄昏钟声催促着落日余晖的消逝。 第三句,“分明不似鼕鼕韵”,“鼕鼕韵”即“冬冬韵”,这里指的是《梅花弄》曲子的节奏明快、铿锵有力。 第四句,“寂寞东风十万家”,这句的意思是说
系马停车待酒阑,骊驹歌断不成欢。 凭谁说与图中客,水远山长行路难。 注释:在阳关旁停下了车准备饮酒直到酒尽,但骊驹(指送别的车辆)歌声戛然而止,离别之情未能圆满。谁能向图中的我诉说这一切?远方的水与遥远的山构成了行走的阻碍。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一幅《阳关图》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哀愁与不舍。第一句“系马停车待酒阑”描绘了诗人在阳关下停车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渔阳(二首)其二 小丑从渠怨忌多,不知和解欲如何。万几尽有关心处,却办城东热洛河。 注释:小丑们因嫉妒而怨恨不满,不知道如何解决矛盾。尽管万般繁忙,但心中仍然牵挂着京城东面热洛河的安危。译文:小丑们因嫉妒而怨恨不满,不知道如何解决矛盾。尽管万般繁忙,但心中仍然牵挂着京城东面热洛河的安危。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小丑因为嫉妒而怨恨不满,不知道如何解决矛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注和忧虑
忆武陵旧事(三首)其三的诗句如下: - 两袖东风脸似霞 - 满怀红刺访侬家 - 春莺错唱清平调,输却钗头缥蒂花。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这三句诗的含义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 两袖东风脸似霞: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外貌。"两袖东风"可能指的是她袖子轻摆的样子,而“脸似霞”则形容她的面庞像晚霞一样美丽。这一句传达了一种温柔而美丽的形象
【注释】 (1)瓮城:古代城池中的一种防御设施。用土筑成圆顶的圆形或方形的小墙,四周开有门洞,用以加强防守。野樱桃:即野樱桃树。 (2)隈隅:角落。弄日晴树高:阳光明媚时树影斜斜地映在地面上。 (3)游人:游客。不能折:不能随意折断。 (4)烂醉来时玩碧梢:喝醉了酒时欣赏碧绿的枝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延祐七年(1320),诗人任杭州路儒学提举时。作者当时已年过半百,对生活有着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注释】 纸窗:纸糊的窗户。如水月、如冰:比喻清冷透明,像水一样清澈,像冰一样寒冷。罨:同“掩”。画屏:指屏风。漏板:古代计时器。阑珊:将尽之意。篝灯:把灯放在草席上,即围坐在灯下。太玄经:《老子》一书。 【赏析】 冬夜,是一年中最寂静的时节,也是最易让人感到寂寞的时期。而这首诗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冬夜图景,让人读后心生欢喜。 首句写冬夜之景,以“纸窗”喻窗,以“如水月”喻月光,以“如冰”喻寒气
阳关图(二首) 其二 前春别宴武陵溪,候馆垂杨暖拂堤。 忽见画图疑是梦,故人回首洞庭西。 注释: ①阳关图:即《阳关三叠歌》,由王维所做。 ②前春别宴武陵溪:指王维在春天时曾与好友孟浩然在武陵溪边举行酒会。 ③候馆:驿站。 ④暖拂堤:垂柳的枝条温暖地抚摸着堤岸。 ⑤忽见画图疑是梦:忽然看到画中的景色,怀疑是梦境。 ⑥故人:老朋友。洞庭西:洞庭湖的西边。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柳簇红桥绿雾匀,羽林戈戟锁重闉。 朝阳空照俜仃影,长似东街碧树身。 注释: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延祐七年)之三。柳簇:柳丝如束。红桥:红色的小桥。绿雾匀:浓绿的薄雾均匀地弥漫着。羽林:指禁军,羽林卫是明朝的禁军名称。戈戟:古代兵器。重闉:重门深阁。朝阳空照:太阳光照耀着空无一人的城楼。俜仃:孤独的样子。东街:东市。碧树:翠绿的树木。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在清晨时分的景象
芙蓉花如同舞女的裙裾在横塘边轻摆,一段秋意着色妆容。 还记得周郎心有灵犀的时刻,醒来时对弈双陆,醉时放纵狂放。 注释: 1. 忆武陵旧事(三首) 其二:忆武陵旧事是指作者回忆起在武陵的往事。武陵,是作者的故乡,这里泛指故乡。 2. 芙蓉如妓绕横塘:芙蓉花如同舞女的裙裾在横塘边轻摆,形容芙蓉花的姿态优美,宛如舞女的裙子在池塘边轻轻摆动。 3. 一段秋容着色妆:一段秋意着色妆,形容秋天的气息和景色
【注释】 调:为诗起头,即创作一首诗歌。谢敬德、麦敬存:指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位宰相。 两主司:两位主考官。 绣口:形容人的言辞华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中以“调”“谢”“麦”三字为题名,借咏物寄寓对人才的赏识和希望。此篇写在科举考试中遇到才华出众的主考官,感慨自己有文采却未得其赏。 首句“半生跋涉每独往”,意谓平生漂泊,总是独自前往。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
舞阳刘元亭 南风轻轻吹过曲陂前,鸭绿色的水面波光粼粼,自然地显现出。 眼底文章人不识,却教容易入诗篇。 译文 舞阳刘元亭的舞阳县,南风吹过曲陂前。 鸭绿的波光在水面上闪烁,自然地映照出来。 人们眼中的文章,却不被看见; 这些美丽的景色,却很容易融入诗歌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南风”为引子,描述了舞阳县曲陂前的美景。诗中描绘了鸭绿的波光在水面上闪烁,自然地映照出来的景象
注释: 1. 台州韩诚之入京赴调教授松江及归取道彰德展省宋丞相魏公之墓绝句三首送之:这首诗是为台州的韩诚之入京赴任教授松江而写的,韩诚之在归程时经过彰德,特地去瞻仰了宋丞相魏公的墓地,诗人作此诗以赠。 2. 金窠大印押班联:意思是用黄金制成的大印,作为官衔的象征。押班是古代宫廷中担任班值的人,皇帝出行时,由他们在前面开路。 3. 剑履缤纷落九天:形容人穿着华丽的衣冠,威仪显赫。 4.
【译文】 十二条官街的尽头可以很宽阔,平日尘土飞扬的日子漫长。 晚来一场春雨,多少景色都显得格外好看,只有垂杨树最吸引人。 【注释】 十二官街:指京城长安的街道。底许宽:非常宽阔。寻常尘土:平常时候。 一雨:一场春雨。多少:多少样、许多样。垂杨:即柳树。最:最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首句写京城长安的街道宽敞,平日尘土飞扬的日子很长
夜归即事 九衢尘土夜模糊,款段无臕不任驱。 闻是鸣驺忙避路,谁知恶少诈传呼。 注释: 1. 九衢:指京城的大道,也泛指道路。 2. 款段(kuǎn duàn):古代一种轻便的车,用两马拉。 3. 无臕:没有车盖。 4. 闻是:听说。 5. 鸣驺:(chú)赶着马车的贵族官吏或显贵者。 6. 忙避路:急忙躲避。 7. 恶少:指无赖、流氓一类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诗
注释: 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 赵魏燕齐无麦苗,秋冬不雨暖尘飘。 王城一夜霏春雪,喜气氤氲疹气消。 译文: 赵魏燕齐等地方没有麦苗,秋冬不下雨暖风吹起了尘土。 王城一夜之间飘落了春雪,喜悦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城市。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雪景的诗。诗人通过对赵魏燕齐等地冬季干旱少雨,麦苗无法生长的情况描述,引出了雪花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而雪花的落下,也让王城的人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