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供奉三十强,前春曾是探花郎。
年来居京大不易,走向沙头觅去航。
【注释】
翰林:翰林学士,古代官名。供奉:皇帝侍从,掌文书。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指诗人为翰林应奉时所写的一组诗。寿同:寿词;海涯:指海路。挈:带领。觐省:朝见天子。十首:指《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
【译文】
翰林应奉的三十强,今年春天曾是探花郎。
年来住在京城很不易,走向沙头寻找去航的方向。
【赏析】
“翰林”是翰林学士的简称,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供奉”则是对翰林等官员的一种尊称。《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就是作者为翰林应奉所作,以寿词的形式赠给同僚海涯。这首诗是作者为海涯所做之诗的开篇,故用“寿同”二字点题。
“翰林供奉三十强”,这是说在翰林中,有三十多个才华出众的人。这一句写出了翰林院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盛况。
“前春曾是探花郎”,这句说的是前年春天曾经被皇上赐为探花郎。探花郎,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三等,即三甲中选的第一等。所以这里的探花郎是指进士。这句是说当年自己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年来居京大不易”,这句说的是近年来一直在京城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京城的生活成本高,物价也相对较贵,而且生活压力也很大,所以在这里生活并不容易。
“走向沙头觅去航”,这句说的是自己现在想要离开这座城市,去寻找新的航向。沙头指的是海边的沙滩,这里可能是诗人想要离开京城,到海边去寻求新的生活和工作机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京城,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机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