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翛然奈岁寒,使君雅趣共盘桓。
京尘扰扰春游客,不满高人一笑看。
【注释】
①山南宪副:唐制,各道设观察使,称“观察使”,简称“观察”。宪,即御史中丞。②太古四友:晋人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号称“竹林七贤”。④盘桓:徘徊游赏。⑤京尘扰扰:指京城的繁华喧嚣。春游:春季出游,泛指外出游玩。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与友人在苏州时所作。诗中赞美了友人超脱世俗,潇洒不羁的高雅情趣。
首句点出题意,“三友”,即指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四位文人。他们以傲世自居,纵情山水而著名,故称“三友”。第二句写诗人对“三友”雅趣的欣赏与向往之情。诗人虽身处官场,却不甘于俗务,常常与这些隐逸之士相往来,因而对“三友”的高尚情操有较深的了解。第三句承上启下,“使君”,“使君”、“使君”是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用“使君”来指代自己,表示与友人同为官宦之人。第四句写诗人对“三友”的赞赏与钦佩。“京尘”句,意思是说,京城里的那些追名逐利的人,都像春天的尘土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消失了。这一句暗喻当时朝政腐败,政治黑暗的社会现实,也表明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憎恶。“高人”句,意思是说:“三友”们能够从这种纷乱的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不被名利所累,保持高洁的品格,实在是令人敬佩的。
全诗通过对“三友”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诗中既没有流露出对仕途的眷恋之情,也没有表现出对权贵的阿谀之意,而是通过赞美隐逸之友来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不满,对清高脱俗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