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后红芳旭日明,堂前绿树晚风清。
白头竟被虚名误,梦见儿曹笑语声。

【注释】

六月三日:农历六月初三。

吁(yù):叹词,表示惊讶的语气。

窗后红芳旭日明:指诗人在夏日的阳光下观赏窗外盛开的花朵。旭日,初升的太阳;芳,花朵。

堂前绿树晚风清:指诗人在夏日的傍晚时分,坐在庭院里欣赏周围的树木和微风。绿树,绿色的树叶;晚风,傍晚的风。

白头竟被虚名误:指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岁已高,却仍然沉迷于名利的追求中。白头,形容人的头发变白;虚名,虚假的名声;误,受骗、误入的意思。

梦见儿曹笑语声:指诗人回忆童年时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儿曹,指年幼的孩子们;笑语声,欢快的笑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六月三日”为题,借夏日景色抒发感慨之情。

首句“窗后红芳旭日明”,点出了夏日的清晨,诗人站在窗前,看到窗后的鲜花(红芳)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格外鲜艳明亮。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日晨景图。

接下来两句“堂前绿树晚风清”,“堂前”指的是庭院,“绿树”指的是庭院中的树木。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人站在庭院里,看到院子里的大树在晚风吹拂下显得格外清新宜人。

最后两句“白头竟被虚名误”,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感到遗憾的心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叹。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岁已高,却仍然沉迷于名利的追求中,这种追求最终让他失去了真正的快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感到遗憾的情绪。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将现实与想象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