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泉忍闻誓母,历郡乃见寻亲。
借问永丰逆旅,何如颖谷封人。

陈南仲,字南仲,名陈师道,一字无己。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词人、书法家和画家,江西宜春(今宜春市)宜黄县人。宋绍圣四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迁监饶州税酒。历知徐州,遭李定等人陷害,贬谪至浙江。元祐元年被赦回朝,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丞、卫尉寺丞等职。后受奸臣排斥,再度外调。晚年家居,与弟陈季常、门人杨绘交游,作乐极琴诗,自号内翰居士。

【注释】

  1. 幼失母:幼时母亲去世。
  2. 寻:寻找。
  3. 逆旅:旅店。
  4. 及泉:到达井边。
  5. 忍闻:忍受。
  6. 誓母:誓言要寻找到母亲。
  7. 逆旅:旅店。
  8. 何如:怎么样。
  9. 颖谷: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
  10. 封人:指守封疆的官员。
  11. 寄寓:寄居。
  12. 归宁:回家探亲。
  13. 相依:互相依靠。
    【译文】
    我自幼失去母亲,到处寻找她,最后终于在永丰找到。
    听到有位叫徐君猷的人,发誓要寻找到母亲。
    经过各县,才知道在颍谷有个守边的官吏。
    我寄居在永丰的旅店里,问那里的长官,他回答我:“不如颍谷的封人。”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客居永丰时。诗中通过“寻”、“见”两个动作,表现了诗人对于母亲的深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前两句写诗人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第三句又写出了他听到徐君猷发誓找母之事,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说经过各县才知道在颖谷有个守边的官吏,可见他为了找寻母亲已经历经千辛万苦;第五句写寄居在永丰的旅店里,向店主问起当地的长官是谁,店主回答说:“不如颖谷的封人”,说明诗人所寄居之地距故乡非常遥远,更显出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思念。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