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胪早已擅英声,疏草忠勋答圣明。
解组独悬归梓里,下帷曾忆驻蓬瀛。
云霞一片祠宫色,伏腊千年俎豆情。
海内共推瞻北斗,高风何但重乡评。
【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诗:拜访李忠简的祠堂。忠简:即李纲,字德远,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
传胪早已擅英声:科举考试时,传令考生下跪,宣读圣旨叫传胪。早已擅英声,指李纲在科举及第后,因主张抗击金军而闻名朝野。
疏草忠勋答圣明:指李纲为朝廷撰写奏疏,陈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忠诚、报效朝廷的决心和愿望,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圣上的感激之情。
解组独悬归梓里:指李纲辞官回家乡,准备过清静生活。解组:辞去官职,表示不再出仕做官。
下帷曾忆驻蓬瀛:指李纲在家乡隐居期间,时常怀念在京城做官的日子,希望有机会再为国家效力。
云霞一片祠宫色:指李纲在祠堂中看到祭拜他的人们所献的祭品,如同彩云和彩霞一样美丽。
伏腊千年俎豆情:指李纲在祠堂中看到祭祀他的人们所献的祭品,如同千年不变的俎豆一样深厚。
海内共推瞻北斗:指李纲在朝廷中受到广泛推崇,如同北斗星照耀四方。
高风何但重乡评:指李纲的高洁品质和高尚风范,不仅受到朝廷的赞誉,更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李忠简公祠堂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李忠简公的事迹,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李忠简公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
诗人以科举考试时的情景开篇,描绘了李忠简公在科举及第后,因主张抗击金军而闻名朝野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李忠简公的才智和胆略,更体现了他对于民族大义的坚守和执着。
诗人接着描述了李忠简公辞官回家乡的情景。这一部分充满了对李忠简公的敬佩之情。因为李忠简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决然地辞官回家乡,过上了清静的生活。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让诗人深感敬佩。
诗人通过对李忠简公在家乡隐居期间的情景进行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因为李忠简公在家乡时,常常怀念在京城做官的日子,希望有机会再为国家效力。这种渴望为国家付出的精神,让诗人深受感动。
诗人又通过对李忠简公的祠堂进行了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因为李忠简公的祠堂内,供奉着他生前所作的奏疏和祭品。这些珍贵的文物,如同彩云和彩霞一样美丽,象征着李忠简公一生的辉煌成就和高尚品德。同时,这些祭品又是李忠简公与民众之间深厚感情的见证,展示了他对民众的关爱和责任。
诗人通过对李忠简公的赞美,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李忠简公的高洁品质和高尚风范,不仅受到朝廷的赞誉,更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这种崇高的理想和品质,让诗人深感向往和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李忠简公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一位英雄的形象和崇高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