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之中骨相奇,天胡遽使哲人萎。
每怀钓月池边落,尚忆编茅亭下诗。
隔面树云劳我梦,伤心薤露为君悲。
典型已矣嗟何及,肠断天寒日暮时。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55)春天写给老朋友赵秋晓的,当时安史之乱爆发。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一句:“诸老之中骨相奇”

  • “诸老”指的是赵秋晓等众多前辈文人。
  • “骨相”通常指人的骨骼结构或外貌特征。
  • “奇”在这里表示出众、与众不同。

第二句:“天胡遽使哲人萎”

  • “天胡”可能是指某种不祥的命运或天意。
  • “遽使”表示突然使得。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即文人。
  • “萎”意味着枯萎、消亡。

第三句:“每怀钓月池边落”

  • “每怀”表示常常怀念。
  • “钓月”通常指在池边钓鱼,这里借代为文学创作。
  • “池边落”可能是指作品或诗篇的流传。

第四句:“尚忆编茅亭下诗”

  • “编茅亭”是一种简陋但宁静的建筑,多用来形容隐居之地。
  • “尚忆”表示仍然记得。
  • “诗”指的是诗歌,这里是赵秋晓的作品。

第五句:“隔面树云劳我梦”

  • “隔面”可能是指与作者相隔较远。
  • “树云”形容树木上的云雾,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 “劳我梦”意味着这些景物经常进入他的梦境,使他难以忘怀。

第六句:“伤心薤露为君悲”

  • “伤心”表示悲伤。
  • “薤露”可能是古代一种丧礼用的祭品,也常用于哀悼。
  • “为君悲”说明这份悲伤是因为朋友的缘故。

第七句:“典型已矣嗟何及”

  • “典型”可能指赵秋晓的作品风格或精神。
  • “已矣”表示事物已经结束或不再存在。
  • “嗟何及”是感叹无法挽回或来不及了。

第八句:“肠断天寒日暮时”

  •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 “天寒”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和心情。
  • “日暮”表示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一位友人赵秋晓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骨相奇”、“钓月池边落”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和对他作品的怀念。同时,“伤心薤露为君悲”透露出诗人因友人离世而产生的深切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却充满力量,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