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镊子噪秋蝉,门内老僧惊昼眠。
毫发尽时髦发在,夕阳芳草自芊芊。
【注释】
镊工:指以镊子修整头发。
秋蝉:秋天的知了,即鸣蝉。
老僧:和尚。
时髦发在:形容鬓发稀疏、凌乱的样子。
芊芊(qiān):草木茂盛貌。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景色图。首句以一声“镊子”的响声开头,引出了下文对老僧、秋蝉以及夕阳芳草的描写。颔联写老僧因为听到声音而惊醒,颈联写夕阳下的芳草,尾联写夕阳下芳草的茂密。全诗语言朴素平实,却能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
一声镊子噪秋蝉,门内老僧惊昼眠。
毫发尽时髦发在,夕阳芳草自芊芊。
【注释】
镊工:指以镊子修整头发。
秋蝉:秋天的知了,即鸣蝉。
老僧:和尚。
时髦发在:形容鬓发稀疏、凌乱的样子。
芊芊(qiān):草木茂盛貌。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景色图。首句以一声“镊子”的响声开头,引出了下文对老僧、秋蝉以及夕阳芳草的描写。颔联写老僧因为听到声音而惊醒,颈联写夕阳下的芳草,尾联写夕阳下芳草的茂密。全诗语言朴素平实,却能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
范蠡归湖图的注释和翻译 深入探索元代诗人李溥光之作 1. 诗句原文 功遂名成泛五湖,知几千古擅良图。 向教勾践堪同乐,不识先生肯退无。 2. 诗意解读 - 功遂名成泛五湖:表达了功成名就后选择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知几千古擅良图:意味着历代都有杰出的人物能妥善处理问题,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 向教勾践堪同乐:指出勾践(即越王勾践)曾与范蠡一起享乐
【注释】 高原一上快人情:登上高原,心情愉悦,仿佛忘记了一切烦忧。 指点苍烟是凤城:指点着苍茫的烟雾,那是京城长安(今西安)。 异地久淹情尽倦:长期在外,感情已经疲惫了。 家山忽见眼偏明:突然看到家乡的山,眼中似乎亮了起来。 黄尘衮衮如前导:滚滚的黄尘像先前一样在前面引领。 白塔亭亭似远迎:高高的白塔矗立在前方,像远处在迎接我。 一曲怀乡谁与和:只有那远方的鸟鸣声,似乎在为我歌唱。
始山之东,山之隅,龙神风物美且都。 泉清树茂,田膏腴,中有太古仙民居。 云是先人之故庐,龟趺千字存遗墟。右冈左林,跨修途,前潭后阜开画图。 柳𡍄竹坞当门闾,药畦花圃相萦纡。三间茅屋藏堪舆,延宾有斋爨有厨。 壁间悬琴架积书,文楸在榻酒在壶。棣花春风欢友于,紫兰芝草罗庭除。 田蚕舂硙贾陶渔,牛羊骡马鸡豚凫。丝麻委婢耕委奴,岁时足以供百需。 打门未始惊追胥,绕屋时闻幽鸟呼。主人况乃非世儒
第一首 光禄坟前黍离秋,萧瑟西风起人愁。 当年名姓扬天下,今日牛羊上垄头。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光犹带夕阳流。 黄金已落偷儿便,富贵何曾润髑髅。 注释与赏析: 第一首: - 光禄坟前黍离秋:“光禄”指的是汉代的名臣贾谊,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景县景光乡。“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常被用来描述国家衰败的景象。这句诗描述了贾谊墓地在秋天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萧瑟西风起人愁
注释: 1. 寓定州禅宇:指诗人在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的寺庙中居住。 2. 画栋朱帘云雨:形容寺庙建筑华丽,如同云雾缭绕。 3. 玉箫金粉《霓裳》:指古代宫廷中的歌舞表演或女子的妆容。 4. 千古太平朝野:指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实现了和平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5. 一声烽火渔阳:指战争爆发时,远处传来了战马嘶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定州的寺庙中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建筑风貌和周围的环境
注释:田园的至乐只有他一个人享受,知道你的快乐是否如我的。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张诚叔的赞美和羡慕。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快乐生活的羡慕和赞赏之情。诗人以“田园之乐”为引,引出了对朋友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朋友快乐生活的羡慕和赞赏之情
注释:鸟儿因为躲避人声而飞去,风儿因为留恋竹子的绿意频频吹来。我喜爱这僧家的庭院,千万不要被踏坏苍苔。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禅院图,通过鸟儿、风儿与庭院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僧家生活的喜爱和尊重
【注释】 鹞儿岭:山名,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 摵摵(lǎo)寒沙投马蹄,萧萧胡吹袭春衣。 摵摵:形容马蹄声。 胡吹:指羌笛声。 冰坚石齿河声断,霜落川牙树影稀。 冰坚:冰雪坚固,比喻山路难行。 河声断:指河流因结冰而不再发出声响。 霜落川牙树影稀:指秋霜降临后树上的叶子脱落,树枝上露出的树皮和树影也就变得稀疏了。 长路几经行客老,青山长见白云飞。 几经:经历多次。 青山长见白云飞:形容青山常在
注释:代王城,即太原。一脉金波唤作泉,孤城小小带疏烟。形容太原地势险要、山川秀丽,如诗中所述,一脉金水(指汾河),流过城中,形成泉水。 从容三让登车后,黼黻炎刘四百年。形容太原在历史上多次遭受战乱,但每次都能安然度过,直到最后才成为晋地的中心。这里的“从容”指的是沉着冷静的态度,“三让”是古代帝王的谦让之道,“黼黻”是指华丽的纹饰,“炎刘”是指汉朝的盛世
屏风山 何年云母化苍颜,阖境居民尽仰瞻。 应是山城春意少,天教遮断北风寒。 注解:屏风山的云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形成了苍老的容颜,整个地区的人都仰望着它。可能是因为山城春季的气息不够浓郁,所以被天公阻挡了北风的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屏风山景色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屏风山的壮丽景象和自然魅力。诗中运用了“云母化苍颜”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屏风山的自然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屏风山景色的描绘
注释: 三山万岁峰,是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曾教万民,曾经教导过民众。 一峰会使九州贫,意思是一旦有了这个山峰,就会让整个中国变得贫穷。 江山,代指中国的江山。 方成就,刚刚形成。 真个江山已属人,真正的山河已经属于人民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的统治者,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破坏国家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百姓的生计
范蠡归湖图的注释和翻译 深入探索元代诗人李溥光之作 1. 诗句原文 功遂名成泛五湖,知几千古擅良图。 向教勾践堪同乐,不识先生肯退无。 2. 诗意解读 - 功遂名成泛五湖:表达了功成名就后选择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知几千古擅良图:意味着历代都有杰出的人物能妥善处理问题,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 向教勾践堪同乐:指出勾践(即越王勾践)曾与范蠡一起享乐
【注释】 高原一上快人情:登上高原,心情愉悦,仿佛忘记了一切烦忧。 指点苍烟是凤城:指点着苍茫的烟雾,那是京城长安(今西安)。 异地久淹情尽倦:长期在外,感情已经疲惫了。 家山忽见眼偏明:突然看到家乡的山,眼中似乎亮了起来。 黄尘衮衮如前导:滚滚的黄尘像先前一样在前面引领。 白塔亭亭似远迎:高高的白塔矗立在前方,像远处在迎接我。 一曲怀乡谁与和:只有那远方的鸟鸣声,似乎在为我歌唱。
注释:代王城,即太原。一脉金波唤作泉,孤城小小带疏烟。形容太原地势险要、山川秀丽,如诗中所述,一脉金水(指汾河),流过城中,形成泉水。 从容三让登车后,黼黻炎刘四百年。形容太原在历史上多次遭受战乱,但每次都能安然度过,直到最后才成为晋地的中心。这里的“从容”指的是沉着冷静的态度,“三让”是古代帝王的谦让之道,“黼黻”是指华丽的纹饰,“炎刘”是指汉朝的盛世
屏风山 何年云母化苍颜,阖境居民尽仰瞻。 应是山城春意少,天教遮断北风寒。 注解:屏风山的云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形成了苍老的容颜,整个地区的人都仰望着它。可能是因为山城春季的气息不够浓郁,所以被天公阻挡了北风的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屏风山景色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屏风山的壮丽景象和自然魅力。诗中运用了“云母化苍颜”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屏风山的自然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屏风山景色的描绘
始山之东,山之隅,龙神风物美且都。 泉清树茂,田膏腴,中有太古仙民居。 云是先人之故庐,龟趺千字存遗墟。右冈左林,跨修途,前潭后阜开画图。 柳𡍄竹坞当门闾,药畦花圃相萦纡。三间茅屋藏堪舆,延宾有斋爨有厨。 壁间悬琴架积书,文楸在榻酒在壶。棣花春风欢友于,紫兰芝草罗庭除。 田蚕舂硙贾陶渔,牛羊骡马鸡豚凫。丝麻委婢耕委奴,岁时足以供百需。 打门未始惊追胥,绕屋时闻幽鸟呼。主人况乃非世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