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浣花里,桑麻杜曲田。
苍茫辞蜀地,辛苦见秦天。
死去谁怜汝,生还事偶然。
但甘终垄亩,待聘岂前贤。

【注释】

至日:冬至。

松竹、浣花:指杜甫的居处。杜甫于成都有别墅,号浣花草堂。

桑麻、杜曲:指杜甫的田园生活。在今成都市西郊一带。

苍茫辞蜀地,辛苦见秦天:苍茫,迷茫;辛苦,辛苦劳动;秦天,指长安。杜甫曾为避安史之乱,流寓蜀中,后入关东行,又到秦州(今陕西陇县)等地。

死去谁怜汝,生还事偶然:死去了,谁能怜悯你呢?生还,指诗人晚年回到洛阳,得以重归故里。

但甘终垄亩,待聘岂前贤:只有甘心终老田间,等待朝廷征召,怎比得上从前那些被征召的贤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至之日。杜甫此时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杜甫一生坎坷,屡遭贬斥,漂泊西南各地,历尽艰难困苦,终于死难于白帝城,年五十三。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运民生的关心,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怨望,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联“松竹浣花里,桑麻杜曲田”是说诗人当年在成都草堂附近种下松树、竹子,开垦出一片桑麻之地,现在却荒废了。这里“浣花”,指成都西面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旧址。诗人当年在此读书、创作《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佳作,过着清贫的生活。“杜曲”指杜甫故里的杜陵,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二十里。诗人当年在这里种过桑麻,养过鸡犬。现在,这些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颔联“苍茫辞蜀地,辛苦见秦天”抒发了诗人离别故乡、远离朝廷的痛苦心情。“苍茫”,迷迷茫茫的意思。这两句说,我辞别那苍茫的四川大地,来到那辛苦的中原地区。“辛苦”既指路途遥远艰辛,又含有诗人自己身经丧乱、颠沛流离之意。诗人从蜀地出发,一路向西,经过巴山蜀水,越过剑阁岷山,再渡长江,来到长安附近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县)。

颈联“死去谁怜汝,生还事偶然”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怜”,同情、怜悯。这句意思是说,死了谁还会同情你呢?活着回来,不过是偶然之事罢了。“生还”,指诗人晚年回到洛阳,得以重归故里。诗人自比为“蓬蒿人”,说自己像蓬蒿一样,虽然生长得高而茂盛,但终究要枯萎凋零。

尾联“但甘终垄亩,待聘岂前贤”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但”,只是。“甘”愿。“但甘”,即心甘情愿。“垄亩”,指田地。这里借指农田或乡野。“待聘”,指等待君王征召。“前贤”,指古代被征用的人才。这里暗含着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被赏识、命运多舛的慨叹。

全诗以抒情为主,感情深沉凝重,沉郁悲壮,反映了诗人的一生经历和思想状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