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新绿动朱阑,沟上垂杨尽可看。
惟有西山九千仞,朝朝阙角倚晴寒。

《御沟新绿动朱阑,沟上垂杨尽可看。惟有西山九千仞,朝朝阙角倚晴寒。》是元代诗人范梈的作品,出自其古诗集《沟上》。此诗描绘了春天御河边的美景以及京城西郊的壮丽山峦,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御沟新绿动朱阑,沟上垂杨尽可看。 这两句诗描述的是春天里御河水面上新长出的嫩绿色,以及河堤上的垂杨柳。御河是元大都的重要水源之一,新绿和垂杨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 惟有西山九千仞,朝朝阙角倚晴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赞美之情。西山高耸入云,仿佛有九千仞之高,而它每天早晨都映衬着晴朗的天气,给人以寒冷之感。
  1. 翻译与注释
  • 御沟新绿动朱阑,沟上垂杨尽可看。 御河水面新涨的绿波荡漾,朱红的栏杆在绿波中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御沟”指的是大都城内的护城河,而“朱阑”则是形容栏杆的颜色鲜亮如朱砂一般。
  • 惟有西山九千仞,朝朝阙角倚晴寒。 唯有那连绵不绝的西山高达九千仞,每天都迎着晨曦展现它那冷峻的一面。这里的“阙角”指的是古代帝王宫殿的角楼,而“倚晴寒”则描绘了早晨阳光下山峦的冷峻之美。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御河和西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喜爱。御河的春水和西山的雄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
  • 诗中的“御沟新绿”和“西山九千仞”分别象征着春天和季节更迭,而“朝朝”则强调了这种景象的持续和永恒。这种对比和重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力。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他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范梈的《御沟新绿动朱阑,沟上垂杨尽可看。惟有西山九千仞,朝朝阙角倚晴寒。》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色,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人的创作手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