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空透户本无因,若便随风恼杀人。
我似杨花花似我,年年飞尽玉堂春。
【注释】
1、杨花:一种植物,花瓣呈白色或粉红色。又名木槿花。
2、穿空透户:形容飘忽不定,无处可寻。
3、本无因:原本没有原因。
4、恼杀人:使人感到烦恼。
5、我似杨花花似我:比喻物与我相似;又比喻人如其名。
6、玉堂春:唐时宰相房琯的府第,后用以借指朝廷(官场)。此处泛指官场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借杨花来写自己对仕途失意的感叹。
首句“穿空透户本无因”以拟人手法写杨花飘飞的轻灵之态,似乎在说:杨花之所以能穿空透户,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它的本性所致。这里,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无形的风与有形的杨花联系在一起,既表现出杨花随风而动的特点,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若便随风恼杀人”,诗人进一步发挥首句的意思。他不仅指出了杨花随风飘落的特点,而且认为这种飘零的杨花会扰乱人心,让人感到烦恼。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
颈联“我似杨花花似我”,诗人以杨花自喻,表示自己与杨花相似,都有一种轻盈飘逸的气质。同时,他也以杨花自比,认为自己也像杨花一般,年年飞尽,无所依托。这两句诗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使杨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尾联“年年飞尽玉堂春”,诗人最后以玉堂春这一官场象征来收尾。他似乎在暗示自己的仕途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再有所作为。这里的“玉堂春”既指官场生活,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杨花为载体,通过对杨花飘飞状态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