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岸惊涛唤不醒,轻鸥分梦下遥汀。
绿蓑自拥芦花月,应怪羊裘动客星。
【题解】
此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渔家住宿,观其睡梦的情态。首句写惊涛拍岸之声使诗人从睡梦中惊醒。次句写鸥鸟分梦下遥汀。三句写自己拥绿蓑、卧芦花、望明月,感叹羊裘动客星的孤寂情怀。末句点出诗人观画后的心情。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注释】
①睡渔图:即《渔歌图》。②拍岸惊涛唤不醒:指夜半时分,浪涛拍击着岸边的声音,把人从睡梦中叫醒。③轻鸥分梦下遥汀:形容鸥鸟轻盈地飞到遥远的沙洲上,与梦中的情景相似,仿佛是诗人的梦境。④绿蓑(suō蓑):用青绿色的草做成的蓑衣。这里指穿着蓑衣的渔者。⑤应怪:应该感到惊讶。⑥动客星:触动了天上的客星。古人以客星代表游子,所以称客人为“客星”。
【译文】
船头浪花拍击着岸边发出响声,却无法唤醒你酣睡的身躯。
轻快如鸥的小船儿在遥远的沙洲上,仿佛是你入梦时的景象,令人神往。
我披着绿色蓑衣,躺在芦花丛中,抬头仰望天空,月亮高悬,星星闪烁,不禁感慨:
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到孤单寂寞的地方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江边观画,画的是渔夫的睡姿,而观画的诗人也被画中之景所感染,他看着渔夫在梦中飘然远去,听着浪涛拍打着岸边,不禁被惊醒,又看着远处的沙洲,想起了自己漂泊在外的生活,于是写下这首咏叹之作。
诗的前四句都是对画面的描述,其中“拍岸惊涛唤不醒”一句,写出了浪涛声大,使人难以入睡。“轻鸥分梦下遥汀”一句,则是说鸥鸟飞到了遥远的沙洲之上,好像诗人自己的梦境一样,令人遐想无限。
诗的后四句是对画面的感概。前两句“自拥绿蓑芦花月,应怪羊裘动客星”是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自拥绿蓑”,表明诗人自己已经换上了蓑衣,躺在芦花丛中。“应怪羊裘动客星”,是说羊裘在风中抖动,惊动了天上的客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怀。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诗人感情的体验,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