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劫清凝,鉴无私莹澄,谁是宜表。冲虚浩渺。统万灵机变,恢恢临照。湛然包大道。体难测、穷通暗报。素碧谁能到。寂寥九阳,闲静至玄奥。
乾元浩立青霄,覆三千大千,神用枢要。高明杳杳。应四时生化,清虚颠倒。慧风空外扫。更廓朗、群迷怎晓。我今深通了。归来赏玩逍遥好。
【注释】:
- 月中仙:指月亮。
- 历劫清凝:历经千载的明月依然清澈明亮。
- 鉴无私莹澄:镜子是清澈透明的,它没有私心。
- 谁是宜表:谁是应该被表彰的人?
- 冲虚浩渺:虚空浩渺无边无际。
- 统万灵机变:统御着万种灵性的变化。
- 恢恢临照:宽广地照耀万物。
- 湛然包大道:湛然包容了大道。
- 体难测、穷通暗报:本体难以测量,其变化却能暗中传达。
- 素碧谁能到:谁能看到那洁白如素的白云?
- 寂寥九阳:寂静而空旷,好像九阳天(太阳)。
- 闲静至玄奥:悠闲宁静到了极点,深奥玄妙。
- 干元浩立青霄:乾坤的元气高高地矗立在青色的天空之中。
- 覆三千大千:覆盖着三千世界的广大天地。
- 神用枢要:神明的运用和枢要。
- 高明杳杳:光明高远而渺茫无尽。
- 应四时生化:顺应四季的变化生长。
- 清虚颠倒:清虚颠倒,意指阴阳颠倒。
- 慧风空外扫:智慧之风横扫虚空之外。
- 廓朗:廓落开朗。
- 群迷怎晓:众多的困惑者怎么能理解呢?
- 我今深通了:我现在已经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 归来赏玩逍遥好:返回来欣赏并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月词,借写月之高洁,抒发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词以月为景,将“人与月”的关系作为抒情对象,以月喻人,借咏月寄慨,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上阕开头三句写月光的清冷明净。“历劫”,经历无数个年头;“清凝”,即清亮而明亮。“鉴无私莹澄”,意思是说,这明亮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一样,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这一句既是写月色,更是写人的品质。接着两句写“谁是宜表”。作者把“宜表”解释成值得表彰的人,也就是有德有才的人。这两句紧承上文,从人与月的关系进一步展开联想,指出只有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配得到月光的照耀和表彰。接下去两句写月光的广阔和浩渺。“冲虚浩渺”,形容月光辽阔无边。“统万灵机变”,意思是说,月光统领着世间所有灵性的变幻。这两句是说,月光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恢恢临照”,意思是说,月亮照耀万物,光明灿烂。这两句又从月光写回到人的活动上来,指出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受到月光的检阅和评判。“湛然包大道”,意思是说,月光包容了宇宙间一切大道,这大道就是自然的法则。“体难测、穷通暗报”,意思是说,月亮的本体是难以测量的,但它所蕴含的变化却能暗中透露出来。这里的“穷通”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暗报”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月亮的本体难以测量,但其变化却能暗中透露出来。“素碧谁人见”,意思是说,谁也看不到洁白如素的白云。这两句是说天上的白云洁白无瑕,但又有谁能真正看到它的本来面目呢?“寂寥九阳”,意思是说,寂寞无声,好像九阳天一样。“闲静至玄奥”,意思是说,悠闲宁静到了极点,深奥玄妙。这两句是说,天上的月亮,虽然寂静无声,但却是那样深邃玄妙。“干元浩立青霄”,意思是说,乾坤元气高高地矗立在青色的天空之中。“覆三千大千”,意思是说,覆盖着三千世界的广大天地。“神用枢要”,意思是说,神明的运用和枢要。“高明杳杳”,意思是说,光明高远而渺茫无尽。“应四时生化,清虚颠倒”,意思是说,顺应四季的变化生长。“应四时生化”,是说月亮顺应四季的变化而生长。“清虚颠倒”是说月亮的变化是阴阳颠倒的。“慧风空外扫”,意思是说智慧之风横扫虚空之外。“廓朗”,“廓落开朗”,意思是说廓落开朗。“群迷怎晓”,意思是说众多困惑的人怎么能理解呢?“我今深通了”,意思是说我现在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归来赏玩逍遥好”,意思是说我返回来欣赏并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乐趣。整首词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