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来,原名李绂,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3,卒于公元1750
清江西临川人,字巨来,号穆堂。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
雍正间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以参劾河南巡抚田文镜得罪下狱。
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
治理学宗陆王。
言政事推崇王安石,对世传事迹有所辨正,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所取资。
有《穆堂类稿》及续稿别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等。
生卒年:1673-1750
巨来,原名李绂,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3,卒于公元1750
清江西临川人,字巨来,号穆堂。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
雍正间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以参劾河南巡抚田文镜得罪下狱。
乾隆初起授户部侍郎。
治理学宗陆王。
言政事推崇王安石,对世传事迹有所辨正,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所取资。
有《穆堂类稿》及续稿别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等。
生卒年:1673-1750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诗中重要意象,体会其内涵。 第一句“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日车指太阳,这里代指南渡黄河时太阳正偏西。日车方北至,太阳偏西而照,是说太阳已到偏北位置,即下午1点左右,此时太阳偏西,天已渐黑。我马独南行,作者骑着马独自向西行去,是说作者在傍晚时分才从河南出发。 第二句“广武风犹壮”,广武是地名,这里指黄河边的一个渡口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继儒为张维斋明府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第一句“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在秋山之中学习耕作,为当地的张维斋明府题写了一首诗。这里的“秋山”指的是秋天的山景,而“学圃”则是指学习种植。诗人通过这一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庄舄经春只越吟,莱根滋味忆山林”
驿站南边的小屋中,我一夜未眠。 草屋坍塌,我早早地就戒除了更夫的梆声, 旅人静夜倍凄清。 沉沉的戍鼓在楼头响起,宛转悠扬, 参星般的旌旗横贯天空。 短𡏝一空鸡绝唱,败槽百啮马多声。 十年梦想公车路,支枕连宵白发生
读危太仆云林集 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 注释:唐宋时期,擅长古文的有七个人。南渡后,他们逐渐衰退,只有文采和才华得以保留。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唐宋时期古文大家的怀念之情。他感慨于这些文人在南渡后逐渐衰退,只有文采和才华得以保留,而他们的精神和精神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 注释:元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大文风兴起
新城邸舍和壁间感柳韵 十年依约玉堂春,宫柳和烟不惹尘。 今日飘零向歧路,灵和殿里更何人。 注释: 新城邸舍和壁间感柳韵 新城的官邸里,墙壁间感怀柳树的意境。 十年依约玉堂春,宫柳和烟不惹尘。 在玉堂中度过了十年时光,宫里的柳树随风飘动,却不曾沾上一丝尘埃。 今日飘零向歧路,灵和殿里更何人。 如今我飘零到了岔路口,不知道灵和殿里还有没有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通过对柳树的描写
清代诗人李福,字子仙,又字备五,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 李福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举人,他的文学和书法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不仅擅于诗词创作,而且精通行楷书,并且对画理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工于花卉画。在书画领域,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李福的书迹被求书者所追捧,他的书法风格圆劲多姿,尤其是草书部分深受十七帖的影响
李长霞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字德霄,出生于1825年的掖县(今莱州)城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女性。 李长霞自幼酷爱读书和吟咏,她的才情在少女时代就已初露端倪。她的父亲李图,字少伯,是一位嘉庆拔贡,天资卓越,读书能力出众,不仅工于诗,还精通古文和词。这样的成长环境为李长霞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少伯应邀主讲济南尚志书院,李长霞也随父母居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