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升平一事无,常参已散集诸儒。
传宣群玉看名画,先进开元纳谏图。

【注释】

四海升平:四海之内太平无事。常参:指翰林院学士,皇帝的常任顾问。已散:已经散去。传宣:传达命令。群玉:指宫中收藏的古玉器。名画:指宫中收藏的古代书画。先进:先于别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誉为“开元盛世”。纳谏图:描绘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宫词,作者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反映了唐朝中后期政治上的一些问题。

首句“四海升平一事无”,意为四海之内太平无事,没有发生任何战争或灾难。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稳定的向往。

第二句“常参已散集诸儒”,意指宫廷中的学士们已经散去,不再像以往那样聚集在一起商讨国事。这句诗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暗示了士人地位的变化。

第三句“传宣群玉看名画”,意为皇帝在闲暇时会欣赏宫中收藏的古代玉器和书画作品。这句诗展现了唐代皇宫的富丽堂皇,以及文人雅士的文化素养。

第四句“先进开元纳谏图”,意指在开元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能够虚心纳谏,治理国家有方。这句诗歌颂了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