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观里琼花树,何代人间得此栽。
素质偏宜琳馆护,灵根端自玉京来。
九天甘露曾亲浥,三月群芳敢并开。
折得一枝春正好,纶巾斜插下瑶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题扬州琼花》。全诗如下:
题扬州琼花
扬州观里琼花树,何代人间得此栽。
素质偏宜琳馆护,灵根端自玉京来。
九天甘露曾亲浥,三月群芳敢并开。
折得一枝春正好,纶巾斜插下瑶台。
注释:
- 扬州观里琼花树: 指的是扬州观里的琼花树,扬州观是一个观赏花卉的地方。
- 何代人间得此栽: 表示这株琼花是从何处得到的,可能是在古代某个时期从某个地方移植过来的。
- 素质偏宜琳馆护: 琼花的品质特别适合在琳琅满目的馆舍中受到呵护。
- 灵根端自玉京来: 琼花的根部非常神奇,它可能与玉京有关。玉京是一个神话中的地名,这里用来比喻琼花的珍贵和独特。
- 九天甘露曾亲浥: 曾经有九天之高的甘露滋润过琼花。九天之高意味着非常高远,甘露则代表了珍贵的水源。
- 三月群芳敢并开: 在三月的时候,其他花卉都敢于一起绽放。这里的“群芳”指的是其他的花卉,而“敢并开”表示它们都不怕与其他花卉竞争,敢于一同开放。
- 折得一枝春正好: 折取了一朵琼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春正好”强调了琼花的美丽与春天的完美结合。
- 纶巾斜插下瑶台: 用纶巾斜插琼花,寓意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瑶台通常与神仙居住的地方联系在一起,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李峤对扬州观里的一株琼花树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描绘,展现了琼花的独特魅力和珍贵地位。首先,诗的开头就点明了这是一株从哪里得来的琼花,然后通过对它的质地、生长环境等方面的描述,进一步凸显其珍稀与美丽。接着,诗人又通过想象其与玉京的关系,以及九天之高的甘露对其的滋养,进一步展示了琼花的高贵与不凡。最后,通过折取一枝春正好的琼花并加以佩戴,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